[发明专利]大口径智能弯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9016.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陆恒平;问林先;周家峰;赵永庆;刘澄;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2;B21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智能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口径的智能弯管机。
背景技术
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增大输量并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签订的油气供应协议,需要建设输量为450亿~600亿m3/a的天然气管道。第2代(X70和X80)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超大输量的需求,需发展新一代(第3代)管道工程技术(钢级X90/X100,管径1219~1422mm,压力不低于12MPa)。弯管是油气输送管路的重要构件,由于服役过程中受力条件复杂,特别是中俄东线气候寒冷,其质量情况将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因此弯管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备受重视。目前,国内大输量高等级加热弯管制造工艺仍不成熟、性能尚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我国的西气东输项目中,主线管道采用1200mm的大口径管道。但是,目前油气输送用的1200mm以上高等级油气输送管线用的弯管国内目前仍未开发,主要依靠进口,而中俄东线天然气输送采用的口径1422mm的弯管尚属空白。长期以来,受环境条件、原材料及加工工艺的困扰,低温地带油气输送弯管一直采用电或蒸汽伴热保温,无形中增加施工难度及运行成本,并且增加大量检修任务。
在目前的钢制弯管生产中,一般有中频弯管机和冷弯管机两种。中频弯管机和冷弯管机各有优缺点,中频弯管机主要适用于大孔径、大壁厚弯管的煨制,冷弯管机主要适用于小直径、小壁厚钢管的煨制。因此,需要在现有中频弯管机的基础上针对1422mm口径进行新的研发,使其功能更加可靠,产品性能满足严寒低温地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口径智能弯管机,满足1422mm大口径弯管加工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大口径智能弯管机,包括推进油缸、推板机构、夹紧台和摇臂机构。所述推进油缸设置在油缸支架上,推进油缸前端法兰盘与所述推板机构连接,所述推板机构包括底座和夹料油缸,所述底座上设置下胎具,夹料油缸位于下胎具正上方,夹料油缸下端设置上胎具,所述上、下胎具压合将管体夹紧,所述底座可滑动的安装在导轨上,其可由推进油缸带动沿导轨直线运动,所述夹紧台位于推板机构前方,夹紧台内左右对称布置有腰轮架,左侧腰轮架和右侧腰轮架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紧腰轮,所述两腰轮架可分别由夹紧油缸驱动通过前后两组夹紧腰轮将管体横向两侧夹紧,在所述腰轮架的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前托轮和后托轮,在所述夹紧台的出口处设置中频加热线圈,所述摇臂机构包括摇臂基座、摇臂、摇臂轴座和夹头,所述摇臂基座横向固定在夹紧台出口一侧,所述摇臂可转动的安装在摇臂轴座上,该摇臂轴座可移动的安装在摇臂基座上,在摇臂基座一侧设置半径调整马达,该半径调整马达通过丝杆传动轴带动摇臂轴座沿摇臂基座移动,并通过螺栓将摇臂轴座锁紧在摇臂基座上,所述夹头上设置夹头锁紧油缸,通过该夹头锁紧油缸带动夹头上的胎具夹持管体。
进一步的,在所述夹紧台进口一侧设有预变形加热线圈,并在预变形加热线圈后方设置上、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安装在上压辊支架上,该上压辊支架由下压油缸驱动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接的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和第三油泵,所述第一油泵出油口经第一换向阀与推进油缸联通,所述第二油泵出油口与第一溢流阀联通,所述第一溢流阀出口经第二换向阀与推进油缸联通,所述第三油泵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第五换向阀、第六换向阀、第七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夹紧油缸联通,所述第四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半径调整马达联通,所述第五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夹头锁紧油缸联通,所述第六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夹料油缸联通,所述第七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下压油缸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油泵出油口还连接有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油泵出油口还连接有第三溢流阀。
进一步的,在所述夹紧台的前端顶部设置有龙门架,该龙门架中部设置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可通过设置在龙门架上的左右调整电机和上下调整电机实现相对上下左右移动,所述中频加热线圈安装在该安装座下方,使该中频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夹紧台的出口处。
进一步的,在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朝向管体的红外激光测温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喷淋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台上设置盖板,盖板上安装中频电容柜以及油压线缆和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激光测温装置对管体的测温点为内弧和外弧两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9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