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M阶PPM调制的单光子通信的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0333.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戴箭胜;张亮;贾建军;王建宇;舒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J3/06;H04B10/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李秀兰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ppm 调制 光子 通信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M阶PPM调制的单光子通信的同步方法,具体涉及信噪比较低、通信信号能量低情况下单光子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自由空间长距离光通信中,由于长距离光能量衰减和激光器发射功率限制。在接收端,到达探测器的光强度只有光子级别。同时,由于暗计数的影响,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往往会埋没在噪声中。此时,需要单光子同步技术来实现通信同步。在同步成功后,再利用SCPPM解码算法还原信号,能大大提高通信成功率。SCPPM单光子通信同步方法包含时隙同步、帧同步和时钟同步三个步骤。
目前,常用的时隙同步和帧同步采用最大似然比算法,该方法存在计算量大,不易实现的特点。常用的时钟同步方法采用PPL锁相环方法实现,存在实现复杂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含时隙同步、时钟同步和帧同步三个步骤。具有实现简单,运行时间短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M阶PPM调制的单光子通信的同步方法,其实验装置由发射控制器、激光器驱动器、激光器、发射光路、通道、接收光路、单光子探测器和接收处理器构成。其步骤包括:
1).发射控制器读取原始硬盘数据data00;原始数据可以为科学实验数据、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
2).在data00前添加帧同步码,帧同步码长度为Xbit,合并后的数据为data01;其中,X表示帧同步码长度。
自相关性强的同步码具备如下特性。
式中,t为整数,表示i,j偏移量,i,j为帧同步码位置序号,x(i),x(j)为在位置i,j时帧同步码取值。X表示帧同步码长度。f(i,j)为x(i)和x(j)乘加和。当t=0时,f(i,j)取值最大;当t≠0时,f(i,j)取值快速减小;当i=j时,f(i,j)取值最大;当i≠j时,f(i,j)取值快速变小。
3).根据M阶PPM调制方式调制数据data01,得到数据data02。M阶PPM调制中,M取值范围为其中N0为正整数。调制过程描述如下:
调制将长度为N0的符号转化成一个长度为M的PPM符号序列,长度为M的PPM符号中只有一个时隙存在高电平有效信号。符号值所表示的十进制数即为信号在M序列的位置。
4).在data02数据前添加时隙同步头,为了区别出调制数据,时隙同步头为连续M2个时隙有光脉冲信号,添加时隙头后的数据记为data03。其中,M2表示时隙同步头长度且M2>M;
5).对data03进行激光器信号调制,激光器调制时,设置激光器工作频率为f0Hz,时隙频率f0/N Hz。此时,一个时隙占用N个有效信号,编号0~N-1。在调制时隙同步信号时,将时隙头信号调制到编号0。在调制PPM信号时,将PPM信号调制到编号(N/2)取整数部分。
6).单光子探测器实时监测光路信号,单光子探测器工作频率与步骤5)中激光器工作频率一致,工作频率为f0Hz。单光子探测器记录时隙中连续高脉冲的个数。其中f0为激光器工作频率。
7).当步骤6)中高脉冲个数超过阈值M3时,记为接收到时隙同步头,同时表明通信开始。否则,重复步骤6),继续监听光路信号。当通信开始时,接收端开始存储通信数据,记为recv00。其中M3表示高脉冲个数。阈值取值可根据实验环境进行调整。一般阈值M3<M2且M3>4。时隙同步头信号如图2所示。
8).在步骤5)中,激光器调制时,PPM信号在编号为(INT)(N/2)的位置进行调制,其中(INT)(N/2)表示(N/2)取整数部分。利用信号在序列中的位置可以实现时钟同步,对数据recv00进行时钟同步处理后得到数据recv01;此过程称为时钟同步。为了有效降低噪声的干扰,在时钟同步时,当检测到信号脉冲连续多次出现位置为(INT)(N/2)-1时,则表明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出现漂移。此时,将后续数据右移,后续信号脉冲将继续出现在位置(INT)(N/2)处;同理,当检测到信号脉冲连续多次出现位置为(INT)(N/2)+1时,则表明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出现漂移。此时,将后续数据左移,后续信号脉冲将继续出现在位置(INT)(N/2)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