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装置及粗纱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0450.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汇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装置 粗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及粗纱机。
背景技术
粗纱机的吸尘装置是由一台吹风机和一套吸风管组成。吹风机将纱线上和机台上的灰尘和飞绒吹拂,由吸风机抽入吸风管道,经过滤后排出。吹风机是一台小风机,设有一个吹风口。吹风机装在粗纱机上方的轨道上,在设备的长度方向来回吹拂灰尘和飞绒,一个周期在一个小时左右。传统的吸风管道由PVC管做吸尘主管道,其上组合有托板、风架、风管接头和风架隔塞,以及钣金吸尘罩壳等零部件,其制作和安装繁琐,而且此类管道易堵塞、不便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及粗纱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繁琐、易堵塞以及清理清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吸尘风道,所述罩体包括至少两节矩形吸尘管,所述矩形吸尘管首尾相连;所述矩形吸尘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聚风的隔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塞上设置有多个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所述吸尘风道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口沿所述矩形吸尘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吸尘管的上端设置有上吸风口,所述矩形吸尘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集棉箱的下吸风口,所述上吸风口和所述下吸风口均与所述吸尘风道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吸尘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上吸风口位于所述矩形吸尘管的同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还包括控风阀组件,所述控风阀组件包括风阀、气缸以及控制所述气缸工作的吹风机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上设置有总风管,所述风阀的闭合或打开,分别对应于所述总风管与所述上吸风口的闭合或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吹风机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吹风机传感器为行程开关。
一种粗纱机,包括上述的吸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吸尘风道直接设置在罩体的内部,省略了传统技术中的吸风管道、托板、风架以及钣金吸尘罩壳等零部件以及连接件,使安装简单快捷、制作成本降低,而且由于罩体上设置有隔塞,能够起到聚风的作用,使吸尘风道不容易发生堵塞;此外,由于罩体是至少两节矩形吸尘管拼接而成,因此罩体的清理更方便。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吸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吸尘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吸尘装置的左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罩体;2-矩形吸尘管; 3-隔塞;
4-风阀;5-气缸; 6-总风管;
21-上吸风口; 22-下吸风口;23-观察窗;
31-吸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其包括罩体1,罩体1的内部设置有吸尘风道,罩体1包括至少两节矩形吸尘管2,矩形吸尘管2首尾相连;其中,矩形吸尘管2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矩形吸尘管2沿粗纱机机台的长度方向设置。
如图2和3所示,矩形吸尘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聚风的隔塞3。矩形吸尘管2的侧面与粗纱机机台进行连接,隔塞3的一端与矩形吸尘管2的侧壁相连,另一端设置在机台的上表面上,隔塞3能将由吹风机吹出的风起到聚拢的效果,从而使吸尘的效率更高。
此外,隔塞3上设置有多个吸尘口31,吸尘口31与吸尘风道相互连通,通过吸尘口31将掉落在机面上的废棉吸入吸尘风道,可使机面保持清洁。
进一步地,为了使吸尘的风流更均匀,吸尘口31沿矩形吸尘管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此外,矩形吸尘管2的上端设置有上吸风口21,如图4所示,矩形吸尘管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集棉箱的下吸风口22,上吸风口21和下吸风口22均与吸尘风道相连通。下吸风口22与吸风机相连,掉落在机面上的废棉,在上吸风口21的吹送和下吸风口22的吸引下,直接进入吸尘风道,并汇聚于集棉箱中。
此外,下吸风口22与集棉箱相连的管路的外壁上设置右后连接角钢,方便将管路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汇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汇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战寰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
- 下一篇:一种胫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