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传感功能的电子雷弹发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1487.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金钟 |
主分类号: | F42B23/00 | 分类号: | F42B23/00;F42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器底板 电子雷 高压脉冲发生器 人体热释电传感器 传感器组件 发射器底座 高压正电极 传感功能 弹发射器 接线孔 挂钩 弹壳 导线连接 电池供电 电源开关 螺钉固定 输出高压 延时输出 起爆 负电极 环形槽 绝缘板 连接轴 直径线 铰接 螺丝 套管 绝缘 卡住 电路 | ||
一种具有传感功能的电子雷弹发射器,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个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和一个高压脉冲发生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控制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高压,高压脉冲发生器的负电极用导线连接在挂钩上、高压正电极有导线用套管加强绝缘后接在发射器底板上的接线孔;发射器底板上是一块绝缘板,高压正电极连接轴的底部有一根导线与上述的发射器底板上的接线孔连接,发射器底板用四个螺钉固定在发射器底座上;发射器底座在直径线上两侧有两个挂钩,挂钩铰接在底部的一个螺丝上,用来卡住电子雷弹的用来抛掉雷弹壳的环形槽;传感器组件有电源开关,采用有延时输出的电路,由电池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自动起爆电子雷弹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雷弹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雷弹是将地雷的机构装入炸弹中,使炸弹也具有了地雷的性能,起到一弹两用的功效。美国研制过一种弹药,被称为智能雷弹。这种雷弹发射器是由口径155毫米的重炮。
针对恐怖分子的作战属于现代战争的一部分,由于近距离作战无法使用前述的雷弹发射器。本发明研究开发适合于巷战的电子雷弹发射器,使围剿恐怖分子有合适的制胜武器,消灭反人类的恐怖分子。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传感功能的电子雷弹发射器,该电子雷弹发射器与一个带传感器功能的传感器组件配合使用,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个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和一个高压脉冲发生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控制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高压,高压脉冲发生器的负电极用导线连接在挂钩上、高压正电极有导线用套管加强绝缘后接在发射器底板上的接线孔,高压正电极连接轴与底板之间有弹簧,它们都与周边的底座有绝缘材料;发射器底板上是一块绝缘板,高压正电极连接轴的底部有一根导线与上述的发射器底板上的接线孔连接,发射器底板用四个螺钉固定在发射器底座上;发射器底座在直径线上两侧有两个挂钩,挂钩铰接在底部的一个螺丝上,用来卡住电子雷弹的用来抛掉雷弹壳的环形槽;挂钩上有挂钩簧方便插入电子雷弹插入并被勾住;挂钩簧有一个圈体装在挂钩的螺丝上,构成圈体的两边钢线一边压在挂钩上部、一边压在底座上;所述的传感器组件设有电源开关,采用有延时输出的电路,直到后面有人经过才会产生输出,电路中可设置遥控电路随时暂停触发电子雷弹,传感器组件由电池供电。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优点,方便携带,能能自动起爆电子雷弹有效杀敌和保障我方战士安全撤退。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电子雷弹发射器与传感器组件结合使用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电子雷弹发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电子雷弹发射器安装上电子雷弹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个部件的标识分别为:
1、墙壁或其他建筑体,2、泡沫胶,3、传感器组件,4、套管,5、导线,6、挂钩,7、底板,8、电子雷弹,9、座圈,10、弹簧,11、高压正电极连接轴,12、发射器底座,13、螺钉,14、缓冲垫,15、挂钩簧,16、接线孔,17、起爆炸药,18、弹片,19、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本发明由一个电子雷弹发射器与一个带传感器功能的控制组件配合使用,电子雷弹插入到电子雷弹发射器,由带传感器功能的控制组件控制起爆。理论上本发明使用后可回收以便下次再用。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为了能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一个场景进行描述。
图1 为本发明电子雷弹发射器与传感器组件结合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金钟,未经沈金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