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1622.6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曲先乐;甄西东;于曰江;王海云;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1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俊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净距浅埋 隧道 初支拱架 更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暗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掌子面土方反压拱脚,临时混凝土仰拱,竖向钢支撑,地面防水,临洞二衬施工,地面注浆填充施工的应急加固处理体系,超前管棚支护和超前小导管支护相结合的超前支护体系和施工过程中3m一封闭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了生命财产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暗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换拱施工中,存在隧道浅埋、软弱地质、构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众多、存在不明管线、车辆动荷载多等条件下的技术难题,而传统的换拱施工,施工安全系数低,大开挖换拱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对周边建筑物和交通造成影响和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掌子面土方反压回填和混凝土临时仰拱封闭:运输车将土方倒运至洞内,挖掘机进行整平压实,压实土方高度至上台阶拱脚位置;掌子面位置施工6m长玻纤锚杆,玻纤锚杆间距1m*1m,喷射20cm混凝土,临时封闭;
(2)地面防水施工:沉陷坑采用砌块进行填充并用砂浆进行灌缝找平后铺设防水板,顶部用混凝土浇筑15cm回填至路面;
(3)砂浆回填施工:使用工字钢和木板在沉降端头位置支设模板,然后使用M15砂浆全部填充,回填至拱顶下1.5m;
(4)竖向扇形支撑施工:在每榀初支拱架上设置工字钢竖向支撑,工字钢竖向支撑之间采用直径25mm的钢筋进行连接加固;
(5)地面注浆加固拱顶土层:采用地面打孔注浆的方式对拱顶以上土层裂隙进行填充加固,打孔深度根据加固需要进行调整,控制注浆压力防止洞内跑浆;
(6)临洞二衬施工:临洞二衬施工,对二衬钢筋进行加强,保证二衬质量;
(7)沉降初支拱架破除:机械破除初支拱架,每循环进尺1榀。第一循环开挖进尺70cm,在距初支拱架40cm处安装第一榀新立拱架,第二循环及以后每循环开挖进尺50cm,在上一榀新立拱架50cm处安装新立拱架,新立拱架与原初支拱架位置相互错开。初支拱架和钢筋网片采用气割处理,确保不破坏初支拱架受力,破除完成后开挖至设计开挖线;
(8)新立拱架安装及超前支护施工:新立拱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锁脚施工质量,每榀新立拱架单侧施工锁脚钢管2根,每根长4m,与岩面成45°角打设,注水泥浆,拱脚使用槽钢垫块;采用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方式;
(9)中下台阶施工:中下台阶施工采用4根锁脚钢管进行固定,拱脚位置垫设槽钢;
(10)仰拱施工:下台阶每跟进3m进行一侧仰拱初支闭合施工,保证初支及时闭合,闭合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循环上台阶的施工。
作为优选方案:
在步骤(2)中,顶部用C30混凝土浇筑15cm回填至路面。
在步骤(7)中,初支预留沉降15cm。
在步骤(8)中,超前小导管长度3.5m,超前大管棚长度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