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1926.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梅生伟;陈晓弢;宋洁;司杨;薛小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青海大学;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60/30 | 分类号: | F24S60/30;F24S2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蓄热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聚光集热系统和蓄热循环系统;
所述聚光集热系统包括塔架、多个聚光反射定日镜以及多个平面反射镜,其中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分别设置在所述塔架的周围或全部设置在所述塔架某一或若干个侧面,所述平面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塔架顶部;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与所述平面反射镜数量相同,且各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与各所述平面反射镜一一对应;
所蓄热循环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集热换热器、常温工质储存装置、高温工质储存装置和蓄热工质;所述集热换热器在所述平面反射镜的塔架正下方;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常温驱动装置、集热换热器、高温工质储存装置和高温驱动装置依次连接;所述高温驱动装置与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通过用热负荷连接;所述蓄热工质存在于在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驱动装置、集热换热器和高温工质储存装置构成的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集热系统包括多台聚光反射定日镜,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排列设置于支撑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均设有自动追日控制装置以及旋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聚光反射定日镜包括多个凹面反射镜,所述凹面反射镜为镜面弧度可调的凹面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包括多台平面反射镜,所述平面反射镜吊装设置在10~50米高的塔架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平面反射镜均通过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塔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换热器中封装有熔融盐工质,并具有供所属蓄热工质通过和换热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换热器安装在所述平面反射镜塔架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工质储存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热换热器下游,高温驱动装置上游;所述蓄热工质经所述集热换热器加热后进入所述高温工质储存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工质储存装置的优选工作参数为380℃至400℃,3MP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高温工质储存装置下游,系统外热负载上游;所述高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高温工质储存装置中的所述蓄热工质对系统外热负载供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设置在系统外热负载下游,所述常温驱动装置上游;经系统外热负载吸热降温后的所述蓄热工质进入常温工质储存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的优选工作参数为20℃至80℃,3MPa。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的下游,所述集热换热器的上游;所述常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常温工质储存装置中的所述蓄热工质进入所述集热换热器吸热升温。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循环系统存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蓄热工质经所述集热换热器后的温度平稳。
16.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通过高温的所述蓄热工质对系统外热负载供热;所述供热形式可以是直接提供所述高温蓄热工质流体,也可以采用所述高温蓄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对系统外提供热量。
17.根据权利要求7至1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工质优选为导热油。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两步法回收碳纤维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盐优选为KNO3和NaNO3的混合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青海大学;清华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青海大学;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9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