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3343.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鹤斌;郭韵恬;谭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K13/04;C08K3/36;C08K7/24;C08K3/34;C08K3/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浸渍 硅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硅胶原料由于其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但是普通的硅胶耐溶剂和浸渍液的效果较差,从而在某些要求耐溶剂和浸渍液效果好的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该硅胶耐溶剂和浸渍液效果好,硬度和强度高,回弹性好,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是由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甲基乙烯基硅橡胶B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C以重量比70-92:0-25:5-8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的乙烯基含量为0.02-0.04%,分子量为64-66万;甲基乙烯基硅橡胶B的乙烯基含量为0.14-0.18%,分子量为64-66万;甲基乙烯基硅橡胶C的乙烯基含量为2.5-3.5%,分子量为65-67万。
本发明通过采用乙烯基含量为0.02-0.04%,分子量为64-66万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其具有高分子量,主链较长,分子间作用力大,可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机械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乙烯基含量为0.14-0.18%,分子量为64-66万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B,其具有高分子量,主链较长,分子间作用力大,可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机械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乙烯基含量为2.5-3.5%,分子量为65-67万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C,其具有低分子量,高乙烯基含量的硅橡胶能产生集中交联效应。
优选的,所述补强剂为粒径在10-50nm、比表面积在200-300m2/g的气相白炭黑。
本发明通过采用粒径在10-50nm、比表面积在200-300m2/g的气相白炭黑作为补强剂,其粒径小,分散在硅橡胶中能提高硅橡胶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是由纳米氧化铈和硅藻土以重量比0.5-0.9:0-3.5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纳米氧化铈作为填充剂,其作为纳米级多孔材料,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吸油、渗透性强等特点。本发明通过采用硅藻土作为填充剂,能够避免硅橡胶在储存放置过程中的结构化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本发明通过采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在受热(340-490℃)时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起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产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不仅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硅橡胶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而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
优选的,所述硅烷助剂是由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以重量比4-8:4-8:0.5-0.9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作为结构化控制剂,能有效处理白炭黑表面,达到浸润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六甲基二硅氮烷,用硅氮烷处理气相白炭黑,增加了有机硅橡胶与气相白炭黑的相容性,从而使气相白炭黑分散均匀,有利于提高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能大幅度提高增强胶料物理力学性能,并改善填料在胶料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本发明通过采用硬脂酸锌作为润滑剂,能有效提高硅橡胶的脱模性能。
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本发明通过采用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作为硫化剂,其硫化效果好,制得的高硬度耐气压硅胶具有较高的硬度,且耐气压性能较好,综合性能优异。
一种耐溶剂和浸渍液的硅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在密炼机中投入硅橡胶,搅拌8-12min;
(2)投入部分补强剂,再投入填充剂、阻燃剂、硅烷助剂、蒸馏水和润滑剂;
(3)待投入的部分补强剂混匀后,再分五次投入余下的补强剂;
(4)将以上原料混料成团,出料,放置6-10h后分两次投入密炼机,第一次成团后炼20-40min,再投入余料,升温炼胶,得到密炼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3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