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口水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4823.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1/00;A61K33/26;A61K33/06;A61K35/02;A61K35/61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治疗 急性子 五倍子 莎草 茯苓 重量配比 车前子 伏龙肝 骨碎补 鬼灯笼 孩儿草 荔枝草 迷迭香 瓦楞子 威灵仙 五谷虫 野马追 益智仁 原蚕沙 钻石风 蝗虫 白矾 和胃 绿矾 秦皮 挖耳 消痰 洋虫 泽泻 | ||
1.一种治疗流口水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野马追55-65克、益智仁10-20克、荔枝草25-35克、咸虾花25-35克、威灵仙20-30克、挖耳草根10-15克、鬼灯笼10-20克、骨碎补7-12克、急性子3-7克、洋虫2-4克、迷迭香7-12克、五倍子3-9克、白矾2-4克、绿矾3-7克、孩儿草10-15克、秦皮7-12克、五谷虫7-12克、原蚕沙10-20克、莎草25-35克、钻石风25-35克、蝗虫3-7克、车前子25-35克、泽泻15-25克、茯苓25-35克、铁马豆10-20克、瓦楞子25-35克、伏龙肝10-15克、干姜3-9克、海金沙草10-20克、龙骨25-35克、白毛藤25-3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野马追60克、益智仁15克、荔枝草30克、咸虾花30克、威灵仙25克、挖耳草根12克、鬼灯笼15克、骨碎补9克、急性子5克、洋虫3克、迷迭香9克、五倍子6克、白矾3克、绿矾5克、孩儿草12克、秦皮9克、五谷虫9克、原蚕沙15克、莎草30克、钻石风30克、蝗虫5克、车前子30克、泽泻20克、茯苓30克、铁马豆15克、瓦楞子30克、伏龙肝12克、干姜6克、海金沙草15克、龙骨30克、白毛藤3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野马追:秋季当花初开放时割取,晒干;
(2)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锅内,炒至外壳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壳,取仁捣碎用;
(3)荔枝草:3-5月采收,晒干;
(4)咸虾花:秋季采收,晒干;
(5)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6)挖耳草根:拣净杂质,洗净,晒干;
(8)骨碎补:去净泥砂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9)急性子: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等杂质,晒干;
(10)蝗虫洋虫:夏、秋季捕捉,用开水烫死,晒干;
(11)迷迭香:5-6月采收;
(12)五倍子: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13)白矾:拣净杂质,用时捣碎;
(14)绿矾: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
(15)孩儿草:由夏至冬,均可采收;
(16)秦皮: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
(17)五谷虫: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18)原蚕沙: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除去轻粒及桑叶的碎屑;
(19)莎草: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切段,晒干;
(20)钻石风:根全年可采,茎6-9月割取,晒干;
(21)蝗虫: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22)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
(23)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4)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5)铁马豆:夏、秋采集,晒干;
(26)瓦楞子:洗净晒干,打碎;
(27)伏龙肝:除去杂质,打成碎块;
(28)干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晒干;
(29)海金沙草:8-9月采收;
(30)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31)白毛藤: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二)制备
(1)取白矾置于铁锅内加热至水份蒸尽,取出置于瓷盂中捣成细药粉;另取1.5克米醋与绿矾同炒至成固体,取出置于瓷盂中捣成细药粉;取五谷虫、洋虫、五倍子、蝗虫置于瓷盂中捣成细药粉;
(2)将炮制好的野马追、益智仁、荔枝草、咸虾花、威灵仙、挖耳草根、鬼灯笼、骨碎补、急性子、迷迭香、孩儿草、秦皮、原蚕沙、莎草、钻石风、瓦楞子、伏龙肝、干姜、铁马豆、茯苓、泽泻、车前子、海金沙草、龙骨、白毛藤磨成粗药粉;
(3)另取300克水置于煎药容器内,加入上述粗药粉同煮70分钟后,滤出药液,得第一次煎煮液;
(4)把过滤的药渣再加入300克水,煎煮7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得二次煎煮液,将二次煎煮液合并后,再用文火煎煮180分钟,加入炼蜜200克和上述所有的细药粉,混合搅拌均匀,继续煎煮60分钟,撤火待温,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置阴凉处阴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丽,未经杨小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48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浴治风热感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泥灸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