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335.4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进;史翔;贡智兵;顾萍萍;缪秀祥;濮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闫方圆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导向 系统 接触 参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部件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其中,门导向系统中相对运动零部件间的接触对是影响建立虚拟样机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而接触对本身的仿真精度,主要包括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参数决定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接触刚度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测量方法:
(1)直接法,就是直接测量接触面间的负载和位移,然后得到刚度;
(2)间接法,就是测量某个物理量,然后通过该物理量跟接触刚度之间的关系间接求得接触刚度,例如超声测量和接触谐振测量;
接触阻尼的测量也是采用间接测量法,也就是测量某个物理量,然后通过该物理量和接触阻尼之间的关系求得接触阻尼,例如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谐振频率,通过谐振频率和阻尼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接触阻尼值;又例如通过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即迟滞回线来表征接触阻尼特性。
上述接触刚度直接测量法的缺点是只能测量接触刚度,无法测得接触阻尼;上述间接测量方法得到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值的精度取决于间接量的实验精度,后续数据推导过程中也会引入理想假设误差,最终得到的刚度和阻尼值的的精度很难评估,而且实验测得到的刚度和阻尼值是用于仿真建模的,仿真中直接采用实验值很难得到高精度的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测量接触参数的方法,得到的刚度和阻尼值的精度很难评估的问题。本发明的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对门导向系统各种情况下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进行直接测量,不需要数据推导,测量装置和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形式一致,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准确的接触刚度值和接触阻尼值,提高了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仿真建模的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呈左、右对称的安装块,各安装块上方均安装有侧固定板,各侧固定板内设置有机构支架,所述机构支架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短导柱连接有挂架,两个挂架之间固定有呈上、下平行设置的长导柱、拉杆,所述拉杆上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关安装块,各开关安装块上均安装有微动开关,所述长导柱上套接有滑筒组件,所述滑筒组件上固定有携门支架,所述携门支架上设置有滚轮支架组件,所述滚轮支架组件上安装有金属滚轮,所述滚轮支架组件上还通过连接轴固定有尼龙滚轮,所述金属滚轮、尼龙滚轮均设置在上滑道、下导轨之间,所述下导轨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两个侧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滑道固定在两侧的机构支架内,所述侧固定板左、右端部还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一滚轮,两个挂架均连接有第一尼龙绳,各侧的第一尼龙绳沿水平线延伸并缠绕在对应侧的第一滚轮上后垂直向下连接有第一重物块,所述侧固定板一端部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携门支架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尼龙绳,所述第二尼龙绳沿水平线延伸并缠绕在第二滚轮上后垂直向下连接有第二重物块。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拉杆的左、右还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携门支架位置的限位撞块,所述限位撞块安装在开关安装块上。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支撑底座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脚。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第一重物块、第二重物块的重量可调。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挂架可在第一重物块的牵引下,对上滑道施加正压力。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携门支架可在第二重物块的牵引下沿长导柱的方向移动。
前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所述上滑道与下导轨的材质相同。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导向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携门支架上尼龙滚轮拆下,安装金属滚轮,保证金属滚轮与上滑道相接触,且金属滚轮与下导轨相接触,通过第一重物块通过第一尼龙绳、第一滚轮拉动挂架来施加对上滑道的正压力,第二重物块通过第二尼龙绳、第一滚轮牵引携门支架和滑筒组件沿着下沿长导柱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