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823.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下火堂甜品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山楂叶所含的黄酮类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可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后心肌细胞的调亡率的增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山楂叶营养成份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齐墩果酸、鸟素酸、山楂酸和黄酮类化合物,而牡荆素是黄酮类化合物有有效天然活性成份之一并且具有抗癌作用,这些营养成份在加热的情况下仍能保存。采摘后的鲜山楂叶通过热水浸泡后,其中的营养成份被浸泡出来的很少,大部分营养成份留在鲜山楂叶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山楂叶茶饮用时营养物质很容易进入水中,便于人体对山楂叶中的营养成份吸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采摘的新鲜山楂叶摊放萎凋4-5小时;
(2)护色处理:抗坏血酸和水按照1:300-400的质量比混合煮沸,保持抗坏血酸水80-90℃,放入山楂叶杀青.然后将杀青后的山楂叶放入20-25℃的抗坏血酸水中浸泡1-3小时,捞出晾干;
(3)揉切:晾干后的山楂叶放入揉捻机中揉切,重复揉切两次,制成颗粒状;
(4)发酵处理:发酵温度为36-40℃,发酵至有山楂果香释放出,发酵时间为4-5小时;
(5)红锅处理:将发酵颗粒状山楂叶过红锅处理,红锅温度260-300℃,经红锅处理的山楂叶含水量约为3%,及时冷却至室温,即得山楂叶茶。
优选地,所述的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为4小时。
优选地,所述的红锅温度275℃。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山楂叶茶经过护色、发酵和高温红锅处理,最大程度上分解了其营养成分,便于人体对山楂叶中的营养成份吸收,且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山楂叶茶浸泡时汤色亮,滋味醇且带果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采摘的新鲜山楂叶摊放萎凋4小时;
(2)护色处理:抗坏血酸和水按照1:300的质量比混合煮沸,保持抗坏血酸水80℃,放入山楂叶杀青.然后将杀青后的山楂叶放入20℃的抗坏血酸水中浸泡1小时,捞出晾干;
(3)揉切:晾干后的山楂叶放入揉捻机中揉切,重复揉切两次,制成颗粒状;
(4)发酵处理:发酵温度为36℃,发酵至有山楂果香释放出,发酵时间为4小时;
(5)红锅处理:将发酵颗粒状山楂叶过红锅处理,红锅温度260℃,经红锅处理的山楂叶含水量约为3%,及时冷却至室温,即得山楂叶茶。
实施例2
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采摘的新鲜山楂叶摊放萎凋4.5小时;
(2)护色处理:抗坏血酸和水按照1:350的质量比混合煮沸,保持抗坏血酸水85℃,放入山楂叶杀青.然后将杀青后的山楂叶放入23℃的抗坏血酸水中浸泡2小时,捞出晾干;
(3)揉切:晾干后的山楂叶放入揉捻机中揉切,重复揉切两次,制成颗粒状;
(4)发酵处理:发酵温度为38℃,发酵至有山楂果香释放出,发酵时间为4.5小时;
(5)红锅处理:将发酵颗粒状山楂叶过红锅处理,红锅温度280℃,经红锅处理的山楂叶含水量约为3%,及时冷却至室温,即得山楂叶茶。
实施例3
一种山楂叶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采摘的新鲜山楂叶摊放萎凋4-5小时;
(2)护色处理:抗坏血酸和水按照1:400的质量比混合煮沸,保持抗坏血酸水90℃,放入山楂叶杀青.然后将杀青后的山楂叶放入25℃的抗坏血酸水中浸泡3小时,捞出晾干;
(3)揉切:晾干后的山楂叶放入揉捻机中揉切,重复揉切两次,制成颗粒状;
(4)发酵处理:发酵温度为40℃,发酵至有山楂果香释放出,发酵时间为5小时;
(5)红锅处理:将发酵颗粒状山楂叶过红锅处理,红锅温度300℃,经红锅处理的山楂叶含水量约为3%,及时冷却至室温,即得山楂叶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下火堂甜品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下火堂甜品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脑益智学生茶
- 下一篇:果香型诺丽乌龙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