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效托式便携野外用衡负压吸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7233.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仿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金仿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效托式 便携 野外 用衡负压 吸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民两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效托式便携野外用衡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规的医疗场地,负压吸引依靠中心负压吸引中心产生的负压抽吸作用吸痰、吸引伤口出血和其他分泌物渗出物。由于是中心负压,设备投入大,要求高,比如:真空吸引站一般由两台水环式真空泵,一个真空罐,电磁阀、水气分离器、电器控制箱、连接管道、蝶阀及截止阀等组成,它们均安装在吸引泵房内。吸引管道:总管与分支管采用镀锌管,进入病房后,采用紫铜管,固定在综合设备罩上,并与气体终端阀门(气头)相连接。气体终端连接头(插拔式快速接头):平时处于密封状态,当插入吸引瓶时,气体终端自动打开,产生负压。吸引器(瓶)属独立设备,容积为1-5升,当使用时,将吸引瓶插入对应的插孔口,就可使瓶中产生负压,从而顺利吸出病人体内污物。真空泵上的真空表指示值,安装完成后以调在-0.03Mpa至-0.07Mpa范围内为宜,这可以满足病房使用要求。当指示值低于-0.03Mpa时,真空泵自动启动抽气,当指针到达-0.07Mpa时自动停止抽气。泵的进气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泵电机同步启动,即电机启动时,电磁阀自动打开与真空系统接通;当泵机停止工作时,电磁阀自动关闭,以防止停泵时水和空气返流进入真空系统内。并且,系统采用两台水环式真空泵轮流交替使用;即合上电源后一台泵首先工作,达到一定的负压值(-0.07Mpa)后自动停泵,待真空系统的负压上升到-0.03Mpa时,另一台真空泵自动启动,这样周而复始使系统保持在设定的真空范围内。这是中心医院的基础设备,这种负压设备比较普遍使用,所得到数据-0.03Mpa至-0.07Mpa范围是大数据的结果,临床上使用该负压力吸引器已经应用在病人1000亿次以上。在救护所常常使用简易的电动吸引器,体积相对比较大,不便于携带,野外作业操作比较复杂。
目前,现有的手控或脚控吸引装置由于吸引负压压力达不到要求,漏气率高,不能满足野外的吸引要求,没有适合于野外的战场上胸部穿透伤导致的气道内出血或积血;溺水;或家庭老人咳痰无力时所需要的、辅助的吸引装置,现有的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只能解决口腔内血液、痰液或分泌物清理,不能解决深部鼻腔、咽腔、气管、支气管、胃部血液、痰液或分泌物清理。
此外,随身携带或进入第一现场或在第一线战场救护抢救病人或伤员时,吸引器的携带十分不便,操作复杂。研究表明,气道异物、血液、痰液或分泌物堵塞气道导致病人或伤员窒息死亡的发生率为15.7%。在野战战场和训练场,气道损伤,伤口出血需要适合于野外的吸引装置。特别是老年人,咳嗽反射能力差、咳痰无力、在家庭或远离医疗场所发生气道分泌物或痰液血液堵塞气道发生率高,容易造成窒息缺氧、缺氧性脑病,死亡,家庭备置一次性吸痰器及其有必要。即使医院有吸痰器但在紧急情况下准备时间较长,如若在床旁或急救箱准备随手操作的一次性吸引装置,可以赢得进一步抢救机会。淹溺的人员在野外第一现场救助,气道和胃内吸入的水比较多,同样也需要适合于野外的吸引装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效托式便携野外用衡负压吸引装置,能够满足于稳定的负压吸引压力在-0.03Mpa至-0.07Mpa范围,且可计算的该负压力范围是-0.3099kgf/cm2至-0.702kgf/cm2,同时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托式便携野外用衡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操作负压无法达到-0.03Mpa至-0.07Mpa而导致漏气率较高、负压不稳定,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托式便携野外用衡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从近端延伸至远端的负压吸引球,所述负压吸引球具有内部囊性结构;所述内部囊性结构包括: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的圆形排气阀、球囊和防反流活瓣;还包括: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与所述负压吸引球连通,且所述负压吸引管具有吸引控制通道。
其中,所述负压吸引球的球囊内壁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纵向弹力板和横向弹力丝抵抗囊壁并朝所述负压吸引球的中线挤压,以回到球形状态。
具体地,所述负压吸引球的球囊内壁上的所述支撑件为软体结构,所述纵向弹力板和所述横向弹力丝嵌合在所述负压吸引球内,且所述纵向弹力板包括有至少两个个脊片,所述横向弹力丝包括有至少两个且两两交替、并与所述纵向弹力板联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金仿,未经肖金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