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用跳绳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9488.4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轩 |
主分类号: | A63B5/20 | 分类号: | A63B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育 教学 跳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跳绳,具体为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用跳绳,属于体育教学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宋称“跳索”,明称“跳百索”、“跳白索”、“跳马索”,清称“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跳绳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家家户户都要比赛。
在体育教学用跳绳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一些体育教学用跳绳多为固定长度,对与不同的学生使用时需要进行手动进行捆短,甚至对于一些特殊身高的学生需要进行更好不同长度的跳绳,不便与学生使用,且一些跳绳与握杆连接不够稳定,影响学生使用,有些在使用时,握杆与跳绳摩擦较大极大的降低跳绳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用跳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用跳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用跳绳,包括第一握杆、第二握杆以及跳绳,所述第一握杆一侧与连接壳体固定连接,且与其对应的第一握杆另一侧与后盖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壳体一侧与橡胶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壳体一侧表面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旋转头,且螺纹杆另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端固定连接圆弧形夹块;所述圆弧形夹块一侧设有与连接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夹块,且固定夹块表面开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握杆内侧壁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表面套接齿轮,且齿轮与滚筒表面的齿形条连接;所述滚筒与固定连接第一握杆内壁的固定轴套接;所述转动杆表面与跳绳固定连接;所述跳绳中部表面套接橡胶套;所述第一握杆通过跳绳与第二握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杆与所述第二握杆结构相同,且第一握杆以及第二握杆内均开设有内腔。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横截面呈H型结构,且橡胶柱贯穿所述连接壳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跳绳贯穿所述橡胶柱,且跳绳与橡胶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跳绳与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弧形夹块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圆弧形夹块与跳绳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齿形条数目为若干个,且齿形条在所述滚筒表面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滚筒通过所述齿形条与齿轮啮合连接,且滚筒位于内腔开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体育教学用跳绳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滚筒、齿形条、固定轴、齿轮以及转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跳绳长度的调节,增加了使用范围,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2.该种体育教学用跳绳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旋转头、螺纹杆、连接杆、圆弧形夹块、下夹块以及卡槽之间的配合下,实现了跳绳与第一握杆以及第二握杆的连接稳定,便于使用者使用,并通过设置的橡胶柱以及橡胶套,避免跳绳与连接块以及地面的摩擦,延长了跳绳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壳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滚筒与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握杆,101、内腔,2、第二握杆,3、跳绳,4、橡胶套,5、连接壳体,6、橡胶柱,7、固定夹块,701、卡槽,8、螺纹杆,9、连接杆,10、圆弧形夹块,11、旋转头,12、固定块,13、齿轮,14、固定轴,15、滚筒,1501、齿形条,16、后盖,17、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轩,未经刘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9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