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聚物生产用系统及生产方法和它们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0253.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宋文波;胡慧杰;刘振杰;邵清;张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14 | 分类号: | C08F212/14;C08F222/08;C08F212/36;C08F8/44;C08F212/08;C08L67/02;C08L35/06;C08L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聚物 生产 系统 方法 它们 应用 | ||
1.一种利用离聚物生产用系统生产具有交联结构的微球状离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聚合物反应单元、离聚物反应单元和干燥单元,其中,聚合物反应单元包括聚合物反应釜(11),以及分别与聚合物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的交联剂储罐(12)、单体储罐(13)和有机溶剂储罐(14);所述离聚物反应单元包括设置有碱进料口的离聚物反应釜(21)和与所述离聚物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的饱和一元醇储罐(22),所述聚合物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离聚物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干燥单元用于干燥从离聚物反应釜出料口引出的产物;
所述方法包括:
(1)将马来酸酐和引发剂引入聚合物反应釜(11),并分别通过交联剂储罐(12)、单体储罐(13)和有机溶剂储罐(14)往聚合物反应釜(11)中引入交联剂、单体B和有机溶剂进行反应,单体B的结构如式X所示:
式X,
式X中,R为H或甲基;
(2)将聚合物反应釜(11)所得产物和碱引入离聚物反应釜(21),并通过饱和一元醇储罐(22)往离聚物反应釜(21)中引入饱和一元醇进行反应;
(3)离聚物反应釜(21)所得产物进入干燥单元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反应釜(11)和/或离聚物反应釜(2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反应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聚合物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离聚物反应釜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固液分离设备(15)以及任选地用于储存该固液分离设备中分离出的液相的循环溶剂储罐(16),所述循环溶剂储罐的出料口与聚合物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聚物反应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离聚物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干燥单元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二固液分离设备(23)以及用于储存该固液分离设备中分离出的液相的循环醇储罐(24),所述循环醇储罐的出料口与离聚物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聚物反应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离聚物反应釜的顶部出料口相连的冷凝器,以使离聚物反应釜的顶部排出的气相有机溶剂冷凝并进一步被回送至聚合物反应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单体B的用量为50-150 mol;交联剂的用量为1-40 mol;有机溶剂的用量为50-150 L;引发剂的用量为0.05-10mol;碱的用量为5-100 mol;饱和一元醇的用量为100-20000 mol。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单体B的用量为75-100 mol。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交联剂的用量为10-20 mol。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有机溶剂的用量为75-100 L。
10.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引发剂的用量为1-1.5 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