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伤紧急处理用具承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331.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伤 紧急 处理 用具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承载领域,特别是一种外伤紧急处理用具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用具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辅助治疗的工具的总称,医疗用具的承载就是携带多种治疗工具的装置。
对于不同受伤情况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救治手段,对于一些手臂和腿部受到外伤的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比如止血或者对伤口的消毒,对于室外的紧急救援,通常都会携带一些工具承载盒,但是传统的工具承载盒只有承载工具的作用,不能对患者受伤的肢体进行良好的固定,如果在治疗的时候,由于受到刺激,刺激神经跳动,如果没有很好的固定受伤的肢体,很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有影响,通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另一个人协助治疗医生来固定受伤的患者,比较的麻烦,而且室外进行治疗,没有很好的治疗台面,光靠承载箱的面积是不足以进行良好承载的,同时,对于伤口的消毒,液体会弄得到处都是,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对于夜间紧急救援,需要对其伤口处进行照明,因此需要的人手是比较多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工具承载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外伤紧急处理用具承载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伤紧急处理用具承载装置,包括条形承载盒,所述条形承载盒上表面加工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承载盒上表面且位于条形开口外侧设有移动遮挡机构,所述条形承载盒下表面一端设有升降固定机构,所述条形承载盒内下表面另一端设有工具承载机构,所述工具承载机构,所述升降固定机构由加工在条形承载盒前表面中心处且与条形承载盒内部连通水平条形开口、嵌装在水平条形开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的一组水平支撑杆一号、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盒内且远离水平条形开口处与一组水平支撑杆一号相匹配的一组水平支撑杆二号、固定连接在每个水平支撑杆一号和所对应水平支撑杆二号之间的条形承载块、套装在每个条形承载块上的滑动架、固定连接在一组滑动架之间且与水平条形开口相匹配的条形承载托盘、嵌装在条形承载托盘与每个滑动架之间的转动圆杆、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托盘外侧表面上的水平拉动把手、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盒内下表面且与条形承载托盘相对应的工具分隔架、加工在条形承载托盘前表面且位于水平拉动把手两侧的一组排污口、嵌装在每个排污口内的条形挤压密封塞共同构成的,所述升降固定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条形承载盒内下表面的多个电控推动杆、固定连接在多个电控推动杆一端面上且与条形承载托盘与条形承载盒之间空隙相匹配的条形升降块、铰链连接在条形升降块上表面的一组弧形摆动板、固定连接在每个弧形摆动板下表面的弹性软层、嵌装在每个弧形摆动板外侧表面且与所对应弧形摆动板相匹配的弧形滑轨、设置在每个弧形滑轨上的电控移动小车、固定连接在条形升降块上表面且与每个电控移动小车相对应的强力紧固带、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移动小车侧表面上且与所对应强力紧固带相连接的固定夹手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遮挡机构由嵌装在条形承载盒上表面的一组横置滑轨、设置在每个横置滑轨上的滑动块、铰链连接在一组滑动块上表面且与条形承载盒相匹配的条形遮挡盖、固定连接在条形遮挡盖内上表面的承载架、铰链连接在条形遮挡盖内下表面且与承载架相匹配的条形支撑板、设置在条形遮挡盖侧表面且与条形承载盒侧表面之间的条形锁、铰链连接在条形遮挡盖上表面中心处摆动把手共同构成的,所述条形承载托盘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摆动支撑臂,每个所述摆动支撑臂上均套装微型照明灯。
其中一个所述横置滑轨位于水平条形开口正上方。
其中一个所述条形承载块与条形承载盒内侧表面之间固定连接弹性密封层。
所述条形承载盒下表面加工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若干个电池。
所述条形承载盒上表面且位于条形开口外侧嵌装控制开关。
所述水平条形开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嵌装与条形承载托盘相匹配的一组弹性限制凸起。
多个所述电控推动杆的数量为2-4个,每相邻一组所述电控推动杆之间的距离相同。
每个所述水平支撑杆一号与水平支撑杆二号的纵截面均为矩形。
每个所述电池依次首尾连接,每个所述电池的型号均为#。
多个所述摆动支撑臂的数量为2-5个,多个所述摆动支撑臂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未经林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