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精准抛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366.7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瑞;张宝宝;张立新;郭宝海;齐文科;沈光伟;梁万滨;王春明;孙玉芬;李忠权;金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瑞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滨,赵霎 |
地址: | 136099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精准 抛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种苗移栽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水稻精准抛摆机,其主要适用于种苗的定量、定位、等距移栽。
背景技术
在水稻种植领域中,为节省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抛秧地标准化,曾设计出水稻机动抛秧机,其主要分为无序抛秧和有序抛秧。其中,无序抛秧作业简单,但秧苗在田间的均匀度难以保证,给后期田间管理和收获带来很多不便,而有序抛秧则可完全克服无序抛秧存在的多种问题。
例如,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69964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旋转式有序抛秧机构”,该技术方案中将凸轮圆筒固定在轴上,工作时凸轮圆筒和轴均固定不动。凸轮圆筒外面套有滚筒,滚筒上装有排列整齐的钵碗、滚筒内外圈之间装有外套回位弹簧的顶杆。回位弹簧一端顶在顶杆上,另一端顶在钵碗碗底面上,钵碗用螺钉固定在滚筒上。滚筒外面还布置栅条。工作时,滚筒转动,钵碗、顶杆和顶杆回位弹簧也随之转动,滚筒带动装有钵苗的钵秧盘转动,秧盘下面的凸起有序的嵌入钵碗,栅条挡住钵苗,钵苗不会提前落下。滚筒转到一定位置时,顶杆碰到凸轮,使得顶杆动作,将钵苗顶离钵秧盘,钵苗顺着导向滑道落入田中。该技术方案虽然可实现有序抛秧,但是受结构设计缺陷,一次作业只能抛出单排秧苗,因此抛秧效率受限,若提高抛秧效率只能在横向增加钵秧盘钵碗数量以及相关零部件的数量,不但导致装置整体成本的增加,而制造时则必须考虑横向垄距,从而导致机械结构横向距离过大整机过于笨重。前后秧苗间距由圆筒转速与机动车前进速度决定,若秧苗间距过窄,则不得不尽可能的降低圆筒和机动车的旋转或前进速度,由此则不得不提高各零件的精度,进而提高了制造成本。此外,由于采用了弹簧复位机构,配合凸轮组件,并通过栅条限位防止秧苗提前下落,而弹簧易受到钵秧盘掉落土壤的影响而出现卡顿,甚至导致弹簧弹力不足而无法将秧苗顶出的问题,致使秧苗间距定位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精准抛摆机,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抛秧效率高、秧苗间距调整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水稻精准抛摆机包括滚筒、顶杆组件、设置在滚筒前端的导向组件,其技术要点是:顶杆组件、滚筒与导向组件之间联动,滚筒侧部设有提升件,提升件通过自转带动滚筒以等角度等时间间隔旋转。
进一步的,通过顶杆组件、滚筒与导向组件之间联动使抛苗有序进行,将顶杆组件设置在滚筒内,提升件每旋转一周,滚筒以等角度旋转一个单位角度,顶杆组件前后往复运动一次。
进一步的,为增加设备的可扩展性,顶杆组件设置在驱动机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为提高抛苗效率,顶杆组件包括长度相同或相异的顶杆,导向组件包括若干与顶杆末端对应的导向筒。
进一步的,为使结构更紧凑对称,将长度相同顶杆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为提高抛苗精度,导向筒前段倾斜设置,导向筒后段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为提高抛苗效率,导向筒末端为前后设置的两排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提升件作为驱动件,避免了现有“弹簧滚筒机构”中由于引入秧苗浮土导致的卡顿现象,从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运行流畅性,降低了维护频率,间接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通过提升件的自转间歇性驱动滚筒等角度旋转,从而与顶杆组件相配合,可间歇配合推苗机构将秧苗有序地从钵秧盘中顶出。相较于蜗杆齿轮传动机构,蜗杆齿轮组件无法实现间歇式驱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动机将蜗杆件用于顶杆组件,以实现本发明间歇性“推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瑞,未经张永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施肥功能的水稻种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