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0402.X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丽;胡农达;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获取传输端口的拥塞状态,所述传输端口为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通信端口,所述拥塞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端口是否发生数据拥塞;在满足模式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所采用的传输模式,以使所述第二设备采用切换后的传输模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所述模式切换条件与所述传输端口的拥塞状态关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同时兼顾实现网络高吞吐和低时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是应用于数据中心内的网络,其提出要求满足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需求。然而,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本是两个相互制约的指标,如图1示出网络负载分别对吞吐量以及延迟的影响示意图。如图1,当网络负载小于网络饱和点之前,网络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长,延迟也增加;在网络负载大于网络饱和点后,网络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急速降低,相应地延迟也急速增长。DCN中数据传输(即网络流量)控制的目的即是具备较大吞吐量的同时也具备较小的延迟。
现有技术为实现对数据传输的控制提出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第一种方案是基于被动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的,源节点采用主动推送的方式向目的节点推送数据,当网络发生拥塞后,源节点得到反馈才开始限制向目标节点发送数据;但这种方法延迟较低,此外只有在网络发生拥塞后才能控制,吞吐量下降且容易产生数据丢包。
第二种方案是基于主动流控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的,源节点采用拉推的方式向目的节点推送数据。“拉”是指源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之前,需先向目的节点请求数据发送量,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反馈可支持发送的数据量。“推”是指源节点在接收到目的节点反馈的数据量后,可根据授权的数据量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这种方法存在“拉”这个请求应答的协商流程,增加了网络延迟。因此本申请需提出一种合理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兼顾实现网络高吞吐量和低时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传输端口的拥塞状态,所述传输端口为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一设备所使用的通信端口,所述拥塞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端口是否发生数据拥塞;
在满足模式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切换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所采用的传输模式,以使所述第二设备采用切换后的传输模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所述模式切换条件与所述传输端口的拥塞状态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条件为第一条件或者第二条件,其中,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拥塞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端口发生了数据拥塞,且所述第一设备中预存的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采用推送方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拥塞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端口未发生数据拥塞,且所述第一设备中预存的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采用拉推方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
若所述模式切换条件为所述第一条件,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传输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以采用所述第二模式所指示的拉推方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若所述模式切换条件为所述第二条件,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传输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以采用所述第一模式所指示的推送方式向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声学设备干扰器及干扰方法
- 下一篇: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