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1816.4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2 | 分类号: | F26B11/02;F26B23/10;F22D1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 | 代理人: | 闫东伟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煤泥干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蒸汽回转干燥及干燥煤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煤泥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低热值等诸多不利条件,很难实现工业利用,长期被电力用户拒之门外。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快速发展,煤泥的产量明显上升,煤泥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前为了降低发电成本,也有电厂掺烧煤泥,由于煤泥中的水分吸收了锅炉的部分热量、由于粘性也易于结焦,故掺烧比例很低。而烘干煤泥使煤泥提高燃烧效率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煤泥干燥再利用的问题,多采用机械压滤技术进行脱水。也比传统的抽滤技术有所进步,利用压滤机挤压湿煤泥,可以脱除大部分煤泥表面水分。现也有部分采用烘干法进行脱水,该技术采用燃煤锅炉产生高温烟气作为热源,在回转圆筒干燥机内对煤泥进行干燥。
采用机械压滤式煤泥脱水法,当挤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细颗粒之间斥力起主要作用,因而脱水效率也不是很高。因为脱水效率不高,煤泥易形成饼状,还要进一步处理,使其松动。另外压滤后产生的废水还要进行处理才能排放。
采用烟气烘干煤泥脱水法,所需烟气量大,热量损失多,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高温烟气干燥系统还需要加装尾气脱硫脱硝装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利用热电厂已有的清洁热源,采用蒸汽回转煤泥干燥技术,对湿煤泥进行深度干燥,并有效回收热交换后的冷凝水及蒸汽,热量损失很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供热装置,向蒸汽回转干燥机的夹层蒸汽盘管中通入来自于电厂低压管网蒸汽;
步骤2:将湿煤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蒸汽回转干燥机筒体内,湿煤泥随所述蒸汽回转干燥机筒体的转动,在蒸汽回转干燥机筒体内与所述电厂低压管网蒸汽进行换热干燥,并逐渐向出料端移动,合格的干燥煤泥排出筒体,进入煤泥缓冲仓;所述电厂低压管网蒸汽和湿煤泥热交换后,冷凝水进入低位水箱,再由所述低位水箱进入疏水箱回收再利用; 流经蒸汽回转干燥机的蒸汽并入除氧器加热母管;
步骤3:所述干燥煤泥进入煤泥缓冲仓后,通过皮带送往锅炉掺烧;
步骤4:所述煤泥缓冲仓内的含有煤粉颗粒和蒸汽的气体在排粉机的作用下进入旋风除尘器,分离出气体中的煤粉颗粒;
步骤5:经过步骤4的气体流经排粉机进入湿式除尘器过滤后排向大气。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所述蒸汽压力为1~3MPa。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所述湿煤泥含水量为70%~90%,在干燥机中向出料端移动速度为3-30cm/min,所述干燥煤泥含水量为10%~30%。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所述除氧器设有蒸汽流量计和水位计。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所述流经蒸汽回转干燥机的蒸汽压力为0.2~0.8MPa。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热电厂已有的清洁热源,采用蒸汽回转煤泥干燥技术,对湿煤泥进行深度干燥,并有效回收热交换后的冷凝水及蒸汽,热量损失很小。由于回转设备的作用有效增加煤泥的热交换面积,且通过重力作用松动煤泥,使其不易结块。由于烘干的同时既不会产生需再处理的废水,也无需进行脱硫脱销处理。所以该技术节能环保,绿色高效。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及贯彻,该项技术将会获得更多的应用及更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采用蒸汽回转干燥的方法,低温干燥,低氧环境,无爆炸危险性,进一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电厂低压蒸汽汽源很多,如锅炉定排扩容器的排向大气的蒸汽是浪费的,收集再利用后能有效利用热电厂所产生的清洁热源,经过热交换后的热源再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由于蒸汽的品质高,无污染故本项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三废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泥干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供热装置,向蒸汽回转干燥机的夹层蒸汽盘管中通入来自于电厂低压管网蒸汽,蒸汽压力为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产品晾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