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幅热定型机烘箱结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2115.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航;顾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幅 热定型 烘箱 结构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拉幅热定型机烘箱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建立物理尺寸模型
在已有的传统拉幅热定型机基础上,建立1:1的物理尺寸模型,以等大的三维模型为基础,做内部流场的仿真和优化后的验证;
二、进行有限元为基础的流体仿真
为进行CFD软件仿真,按以下方法进行仿真:
1)确立边界条件
根据物理模型和流程方法,对模型进行简化后,结合实际的生产状况,在进行模拟时,将热空气入口边界条件定义为速度入口,需确定风速大小、风速方向以及温度情况,热风出口通过排风管道经由排风风机排放,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流量经由出布口进入下级烘箱,设置空气出口的边界条件为压力出口;腔体为保温材料所覆盖,视为绝热层;
2)建立网格
在前处理软件中对烘箱整体划分为多个计算域,网格划分方式采用结构化网格,对整个烘箱边界层进行了网格加密,考虑仿真的计算精度和结果可靠性,进行网格的无关性验证;
3)CFD仿真
烘箱的流体流场为湍流,将风道模型进行理想化处理后,湍流模型选用标准k-ε方程模型,利用CFD内置的离散格式和压力速度耦合方法进行流体的全过程仿真,从而得到传统烘箱的仿真结果;
三、结构优化设计
优化烘箱内换热器-风机段的流场分布,减弱换热器-风机段的流道中涡结构的强度,设计了涡破碎结构,在换热器-风机段单排排布,涡破碎结构的长度表示为L,L定义为0.15-0.35倍的喷嘴长度,最大高度D0为换热器高度的0.6-0.75倍,这里,涡破碎结构的最大高度处位于换热器自身长度的中心位置处,定义为0.45L~0.55L处,涡破碎结构的前端由两个圆弧段光滑过渡而成:圆弧段一为半径为d0的圆,呈内凹状,位于涡破碎结构的起始端且与涡破碎结构的上端线相切,d0的大小与涡破碎结构的高度D0有关,定义为d0=0.1D0~0.2D0;圆弧段二为半径d1的圆,呈外凸状,位于圆弧段一的前端,圆弧段二的圆心在高度上与圆弧段一的圆心位置关联,高度上圆弧段二的圆心距离圆弧段一的高度距离为D1,D1=0.4D0~0.6D0,同时在前后位置上圆弧段二在圆弧段一的前面,且两段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线成角度θ1,将角度的大小定义为θ1=10°~30°,涡破碎结构的其余位置弧线由流线型弧线过渡连接;
涡破碎结构有一定的倾角,倾斜类型定义为倾角θ2的内倾,θ2=5°~15°,涡破碎结构边缘做倒圆角处理,倒圆大小恒定且为d2,与涡破碎结构的最大高度D0相关,定义为d2=0.1D0~0.15D0,涡破碎结构的上端面宽度标记为h,下端面厚度由不同位置高度和倾角θ2可计算得出;
涡破碎结构与定型机的隔板相连,涡破碎结构在前后位置上与换热器机构相邻但不相连,且涡破碎结构的圆弧段一的圆心与换热器的距离定义为LJ,LJ=0.1L-0.2L;
四、仿真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幅热定型机烘箱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上下各分布12个喷嘴风道,12个喷嘴风道构成了左右各5个喷组间的短间隔HS以及中间位置的1个长间隔HL,在定型机烘箱中,短间隔板件的中间有圆形孔,圆形排气孔把完成对织物的加热后热空气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幅热定型机烘箱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喷嘴风道对应的涡破碎结构为12个,其中,烘箱的喷嘴风道排布中,中间部分是两个结构的连接之处,中间空开,涡破碎结构的厚度Ha和喷嘴段间距有关,且Ha=0.7Hs~0.8Hs,位于短间距HS的涡破碎结构的中心线与短间距中心线重合;位于长间距HL的涡破碎结构在排布上,涡破碎边缘与长间距的边缘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21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