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深水环境下浇筑的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3343.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1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康小朋;朱敏涛;韩凤兰;张杰;李晓庭;金自清;戴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环境 浇筑 高压 高保坍 水下 c35 c40 混凝土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水环境下浇筑的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配制方法,该方法是将以下成分: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天然中砂、石子、外加剂和水进行混合,各成分单方用量配比如下:水泥230~270,粉煤灰65~85,矿渣微粉95~125,天然中砂780~810,石子960~1010,外加剂5.74~6.15,水160~165,各成分的单位均为kg/m3。本发明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通过对外加剂的专门调配和胶凝体系的配制,对骨料级配和砂率的调整,凝结时间较常规混凝土延长3小时以上,可在地下超深环境下(80~150m)仍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和施工性,且不发生离析泌水现象,并具备高保坍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水环境下浇筑的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地下混凝土工程不断发展,由于地质条件原因和工程需求的差异,大量深邃工程层出不穷,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深度不断加深,部分基坑开挖深度超过70m,地下连续墙的开挖深度超过了 120m。如此超深环境下,混凝土不仅需要在非流动的地下水中浇筑和养护,而且也会受到水土压力、支撑反力、土体侧向摩擦力、地面超载等压力的共同作用。此类环境条件不仅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极高要求,而且高压力环境下混凝土容易发生早龄期体积变化,对强度发展和耐久性能都有影响。
如何在地下超深复杂环境下,新拌混凝土既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同时在高压、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规律且满足指标要求,并且耐久性能良好,是混凝土研究的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水环境下浇筑的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配制方法,该方法在高压、地下水环境下,能同时满足强度、高保坍性、缓凝、高流动度和耐久性要求,同时强度发展有规律可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深水环境下浇筑的耐高压高保坍水下C35~C40混凝土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以下成分: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天然中砂、石子、外加剂和水进行混合,各成分单方用量配比如下:水泥230~270,粉煤灰65~85,矿渣微粉95~125,天然中砂780~810,石子960~1010,外加剂5.74~6.15,水160~165,各成分的单位均为kg/m3;
所述水泥强度等级为P.Ⅱ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烧失量≤5%,三氧化硫≤3.5%,氧化镁≤5%,氯离子≤0.06%,游离氧化钙≤1.0%,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390min,3d抗压强度≥23Mpa,28d抗压强度≥52.5Mpa,3d抗折强度≥4Mpa,28d抗折强度≥7Mpa,比表面积≥300m2/kg,其余性能指标符合国标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II级灰,需水量比小于102%,性能指标符合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105%,28d活性≥100%,性能指标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所述天然中砂为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1.0%,质量指标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所述石子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空隙率小于45%,含泥量≤1.0%,针片状颗粒含量总量≤10%,压碎指标值≤8%,质量指标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所述外加剂的具体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聚羧酸减水剂5~ 10%、聚羧酸保坍剂35~55%、泌水抑制剂2~4%、消泡剂0.2~0.4%、缓凝剂3~6%、水27~50%,所述外加剂的砂浆减水率≥20%,固含量为15%-20%,3小时内坍落度损失率小于10%,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0.6%,碱含量,按折固含量计≤10%,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3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