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滑行逃生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4731.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慧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滑行 逃生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设备,特别一种柔性滑行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办公、居住等的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楼大厦四处林立,形成了城市建筑群的景观;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在日益增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高楼建筑物中均设置有消防器材,但是有时却会由于发现火情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同时一旦出现地震、爆炸等突发性灾难时,被困人员只能通过设置在高楼某一处位置的楼梯过道、软梯或者缓降器等逃生装置进行逃生,但由于在灾难前,人群慌乱无措,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以及小孩来说,在使用上述逃生方法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多拥挤等现象导致逃生通道不顺畅,甚至在逃生过程中发生踩踏,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了上述逃生方式的正常运作,还不能达到良好逃生效果,逃生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同样的,现在高空飞行设备的使用,不管是用于娱乐的热气球、摩天轮等和用于作为交通根据的飞机等,其导致的灾难性时间也在日益增多,由于其高空运作的原因,面对灾难性事件逃生时,其逃生方法和逃生时间有限,降落伞的使用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坠落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的人员逃亡有限,使得伤亡人员比例高,因此便于高处逃生的设备装置需要不断研发。
目前,大多数逃生装置虽然能达到高楼逃生这一功能,但其结构原理复杂,存在安装使用位置相对固定,占用空间大,收纳不方便等问题;其操作繁琐,安全性差,生产成本高,部分装置在需要电力控制时,当发生灾难断电时使得其使用局限性增加,逃生装置的实用性不佳,达到的逃生效果不理想,在发生上述灾难情况下,仍然存在由于逃生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大量的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滑行逃生通道,其结构简单,便于收纳和安装,通过发明的柔性滑行逃生通道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逃生装置结构复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逃生设备装置实用性不佳的问题以及逃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柔性滑行逃生通道,它包括外护套和内护套,外护套和内护套均为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内护套位于外护套内,内护套的外侧壁与外护套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滑行腔,该滑行腔用作逃生过道;所述内护套内侧形成的中空结构为透气通道;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采用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制成,该编织物上还涂有防火耐磨涂层。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柔性编制而成的逃生通道可以收纳聚拢,使得收纳起来的滑行道占用的空间小,逃生通道一端固定在一处便可以方便的使用,其不受安装位置和电控操作的局限,采用防火耐磨材质的弹性结构内外护套,能够有效的对逃生者的自身重量进行缓冲,避免了逃生者高处坠落伤亡;内护套结构使得本发明的逃生通道具有透气通道,同其通道从上下两端自然的或者通过外部送风机构不断送入空气,使得过高的滑行逃生通道中部也能够具有充分的空气以供逃生者呼吸,避免了灾难过程可能产生的烟气或者拥挤逃生者造成的空气稀缺从而导致逃生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中毒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保证了逃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的柔性滑行逃生通道由于采用的直线滑行原理,使得逃生者能够以最短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的进行逃生,且可以连续不断的实现若干逃生者逃生,大大的增加了发生灾难时患难人员的生还率,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逃生效果和安全性好,使用成本低,具有良好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柔性滑行逃生通道,所述外护套的外侧壁上和内护套的内侧壁上沿两者的同心轴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缩紧套环,所述缩紧套环在外护套和内护套上的轴向位置固定设置,缩紧套环可相对外护套和内护套的横截面方向成环状收缩或张开,即所述缩紧套环为弹性套环。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上的缩紧套环与内护套上的缩紧弹簧相互交错或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缩紧套环能够达到的最大直径小于其所在护套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地,表示所述缩紧套环粗细的截面外接圆直径为20mm-3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缩紧套环为缩紧钢套;所述缩紧钢套由若干套壳拼接成环形圈状结构;所述套壳为弧形套壳,相邻套壳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端部与套壳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壳的两端为空腔结构,弹簧的端部伸入该空腔内并与套壳内侧固定连接,使得相邻套壳连接后弹簧完全套设在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慧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慧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4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逃生井口的井盖
- 下一篇:一种多层安全逃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