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母种保藏的培养基配方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078.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辉;李冰寒;李奇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370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保藏 培养基 配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针菇母种保藏的培养基配方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又称朴菇、构菌、冬菇、毛柄小火菇、金菇、增智菇等。在分类上,金针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小火焰菌属。
金针菇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粗纤维、烟酸、矿质元素如铁、钙、磷、钠等.其中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极为丰富,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作用。另外金针菇富含多糖,其中以葡聚糖的量最多。金针菇多糖类物质对保护预防肝脏损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能有效地抑制Lewi肺癌,小鼠肿瘤Heps和H22,S180及L615,是一种抗肿瘤和抗白血病的有效物质.金针菇中还含有多种功能性蛋白,如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IP)、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金针菇毒素(FTX)等。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金针菇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品种,现在生产的金针菇,几乎都是工厂化栽培产品。这些公司,投资大,运行成本高,需要在生产以及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降低成本,同时,更需要保证金针菇生产有较高的生物学效率,这样,企业才有竞争能力。据调查与反映,一个优良的金针菇品种,传3-5代后,其生产性能即生物学效率开始下降。于是,多数公司开始购买新菌种,但新购买的新菌种,生产性能并不能得到保证与稳定。致使有的企业,亏损严重。也有从国外引进菌种的,但每年一支母种,价格近百万。对于较小规模的种植户,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对于大多数金针菇种植户来讲,对于目前用到的心仪品种,总想长久地用下去,发挥菌种的优良生产性能。但食用菌菌种的保存,与农作物种子保存干种子的方式不一样,其特点是保存在含有培养基质的玻璃试管内,等到用时,再传代转接,这样的无性繁殖,导致菌种生产性能退化严重。大多数种植户,没有恰当的菌种传代以及保藏方法,反复奔波于新菌种的试用中,而生产性能极不稳定,因此,寻找一种金针菇母种保藏办法,维持金针菇菌种的高效稳定生产性能,对于中小金针菇种植户很有必要。
金针菇母种保藏一般采用PDA试管低温传代保藏,在多次传代后菌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养料的能力下降甚至严重退化,菌种不能继续使用。金针菇菌种保持持续的分解利用纤维素、木质素这类食用菌栽培培养料的能力即高效的纤维素酶、漆酶分泌能力是金针菇生产者最关注的,否则,原料不能被充分利用,生产效益就会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将玉米粉、豆粉等有机养料加入培养基,但这些养料容易沉积在试管底部不被利用或者菌丝长势弱,不能诱导纤维素酶、漆酶的产生,对于维持菌种的生产性能稳定效果并不理想,寻找一种高效的能保证金针菇母种优良生产性能的培养基及方法,对于金针菇生产行业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金针菇母种现有保藏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金针菇母种保藏的培养基配方及方法,达到稳定金针菇母种的生产性能。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1制备两种金针菇母种保藏培养基
一种是常规PDA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
具体做法如下:挑选新鲜的土豆,削皮,切成黄豆大小颗粒状,加水煮沸30min。过滤后取滤液,加入琼脂熬煮沸腾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试管。121℃灭菌20min,摆斜面。待培养基凝固后,即可传接母种。
另一种是改良PDA培养基:配方为土豆100g,葡萄糖10g,蛋白胨1g,酵母膏0.5g,羧甲基纤维素钠5g,愈创木酚0.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琼脂粉20g,水1000ml,pH自然。
具体做法如下:挑选新鲜的土豆,削皮,切成黄豆大小颗粒状,加水煮沸30min。过滤后取滤液,加入蛋白胨、酵母膏、羧甲基纤维素钠、愈创木酚、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熬煮沸腾并全部溶解后,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试管。121℃灭菌20min,摆斜面。待培养基凝固后,即可传接母种。
2金针菇母种传代时培养基的交替使用与保藏方法
金针菇母种的传代保存采用上面提供的常规PDA培养基与改良PDA培养基并交替使用,即奇数代用常规PDA培养基接种培养,长满菌丝体后低温保藏;而偶数代用改良PDA培养基接种培养,长满菌丝体后低温保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师范大学,未经西华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