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849.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聚洁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3/12;C08L51/06;C08F255/02;C08F222/06;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共混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开发并应用到了实际工作生活中,尼龙(PA)6 具有强度高、耐磨、耐溶、耐油、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然而,它的吸湿性很强,聚丙烯(PP) 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它具有成本低、耐油及耐化学品性能优良、易加工、几乎不吸水等优点。将适量的PP与PA6共混可以降低PA6的酰胺基团含量从而降低其吸水率,而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影响较小,还可以降低PA6的成本。但PA6为极性高分子材料,PP为非极性高分子材料,二者相容性很差。制备性能优良的PA6/PP共混物,需要解决PP在PA6中的分散及界面相容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P,MAH,St,DCP混合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接枝反应;将PA6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PP-g-(MAH-co-St)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将PA6,PP,PP-g-(MAH-co-St) 混合均匀,在同向平行双螺杆造粒机组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完成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段温度分别为170℃,185℃,190℃,200℃,220℃,225℃,230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温度为18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6在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12h。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g-(MAH-co-St)在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2.5h。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制备工艺的改进,使得所制备的尼龙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性,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操作,经济节省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P,MAH,St,DCP混合均匀,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接枝反应;将PA6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PP-g-(MAH-co-St)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将PA6,PP,PP-g-(MAH-co-St) 混合均匀,在同向平行双螺杆造粒机组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完成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尼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所述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段温度分别为170℃,185℃,190℃,200℃,220℃,225℃,230 ℃。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温度为180℃。所述PA6在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12h。所述PP-g-(MAH-co-St)在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2.5h。增容剂PP-g-(MAH-co-St)对PA6/PP的增容作用是由于PP-g-(MAH-co-St) 分布到了PA6,PP两相界面上,减小了界面张力的结果,即认为是产生了一种强的物理相互作用,类似于液–液不相容体系的乳化机制,PP-g-(MAH-co-St)可视为一种高分子界面活性剂。在增容PA6/PP共混体系的两相界面上存在着增容剂中酸酐、羧基或酯基与PA6 中的端胺基反应所形成的酰胺键。随着PP-g-(MAH-co-St)的比例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最大提高约6倍,拉伸强度则变化不大。将PP-g-(MAH-co-St) 添加于PA6/PP共混体系中,有效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大分子链间的缠结程度加大,分散相PP 可以均匀地分布在PA6基体中。尤其是当共混物中PP-g-(MAH-co-St) 质量分数超过15% 时,冲击强度提高的幅度迅速增加。由于体系中PP与PP-g-(MAH-co-St) 的比例始终保持在30% 不变,表明通过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就可达到增韧PA6/PP,获得高性能PA6/PP共混物的目的。拉伸取向是分子的有序化过程,有利于聚合物结晶,即应力诱导结晶,但拉伸也可使原有晶体发生变形,打乱原来排列有序的分子链或链段。熔融共混物内,两相存有界面区不仅会使相间结构趋于均匀,对于结晶体系,界面层的存在对其结晶形态会有影响。,未加入增容剂时两相界面比较分散,晶粒比较粗。加入增容剂后,分散相尺寸变小,分散相粒子数增加,出现活性异相成核剂诱导结晶,降低了两相间的表面张力,使两者的相容性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聚洁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聚洁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