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振动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6032.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乐;林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H02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张颖玲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振动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环境,电动车成为了未来代步工具和竞赛等娱乐工具的发展趋势。以电动卡丁车为例,电动卡丁车使用电源部件和电机作为驱动单元,车体有着低噪音、平稳以及价格便宜的优点。然而,油动卡丁车因其出现时间早、市场存量高以及娱乐人群多等特定,不少用户都希望能在电动卡丁车上体验到油动卡丁车的引擎振动的感觉。如何在电动车上实现类似油动车的引擎振动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振动方法及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振动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部件和用于致动所述车辆的电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源部件在第一时段内为所述电机施加第一力矩电流,通过所述第一力矩电流为所述电机提供第一驱动转矩,所述第一力矩电流等于基础力矩电流与偏移力矩电流之和;
所述电源部件在第二时段内为所述电机施加第二力矩电流,通过所述第二力矩电流为所述电机提供第二驱动转矩,所述第二力矩电流等于基础力矩电流与偏移力矩电流之差;
所述电源部件交替执行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分别对应的操作,以为所述电机交替提供所述第一驱动转矩和所述第二驱动转矩,使得所述电机致动所述车辆产生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均等于周期 T,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的设置操作;
基于所述振动频率的设置操作,确定所述周期T的调整值;
基于所述周期T的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以调整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越小,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越大;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越大,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车辆的振动幅度的设置操作;
基于所述振动幅度的设置操作,确定所述偏移力矩电流的调整值;
基于所述偏移力矩电流的调整值,调整所述偏移力矩电流,以调整所述车辆的振动幅度;
其中,所述偏移力矩电流越小,所述车辆的振动幅度越小;所述偏移力矩电流越大,所述车辆的振动幅度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获得用于控制车辆产生振动的指示操作;
当获得用于控制车辆产生振动的指示操作时,所述电源部件交替执行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分别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发生故障和/或用户是否执行违规操作;
当所述车辆发生故障和/或用户执行违规操作时,所述电源部件交替执行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分别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部件和用于致动所述车辆的电机;所述车辆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部件在第一时段内为所述电机施加第一力矩电流,通过所述第一力矩电流为所述电机提供第一驱动转矩,所述第一力矩电流等于基础力矩电流与偏移力矩电流之和;控制所述电源部件在第二时段内为所述电机施加第二力矩电流,通过所述第二力矩电流为所述电机提供第二驱动转矩,所述第二力矩电流等于基础力矩电流与偏移力矩电流之差;控制所述电源部件交替执行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分别对应的操作,以为所述电机交替提供所述第一驱动转矩和所述第二驱动转矩,使得所述电机致动所述车辆产生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均等于周期 T,所述车辆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获得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的设置操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振动频率的设置操作,确定所述周期T的调整值;基于所述周期T的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以调整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越小,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越大;所述第一时段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越大,所述车辆的振动频率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获得所述车辆的振动幅度的设置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