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挡风玻璃智能物联网检测系统及检测支架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6745.7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郑秋月;徐红梅;于慧;季美玲;陈雨晴;谭翰墨;张敬妹;易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挡风玻璃 智能 联网 检测 系统 支架 小车 | ||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智能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送导轨,其上分别设置产品ID识别工位、自动检测工位和自动分拣工位,
产品ID识别工位包括置于待识别产品ID上方的工业相机和置于传送导轨下方或侧方探测工件是否到达产品ID识别工位的产品识别工位传感器;
自动检测工位包括置于传送导轨下方或侧方探测工件是否到达自动检测工位的检测工位传感器,以及传送导轨上方的仿形检测装置,并将检测数据传送到测控机构;
测控机构,包括PLC控制器,分析仿形检测装置传送过来的数据,将分析的结果存储在PLC控制器,并将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云平台上;
仿形检测装置包括仿形基座机构、移动驱动机构以及视觉采集机构;
仿形基座机构,包括镜像设置的分别适于贴于挡风玻璃前、后端型面的结构相同的前仿形基座组件和后仿形基座组件;所述前、后仿形基座组件均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主活动基座,以及位于两端的主活动基座之间的若干从活动基座;
移动驱动机构,适于驱动仿形基座机构沿着挡风玻璃的型面移动,包括设于所述主活动基座内的一适于由控制电机驱动的主动轮,以及设于所述从活动基座内的从动轮;以及
视觉采集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主活动基座和从活动基座与挡风玻璃的型面相对的端面中央区域的CCD相机和位于该CCD相机旁的适于增强挡风玻璃型面待检区域光照效果的补光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智能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支架小车,放置在传送导轨上;检测支架小车包含夹紧装置,用于定位挡风玻璃的定位块放置于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上支撑架的立柱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的两边,上支撑架固定在立柱支架的上端,夹紧装置固定在上支撑架上的固定位置,用于夹紧固定挡风玻璃;所述的挡风玻璃采用仿形检测装置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动基座和若干从活动基座之间通过伸缩调节模块相连以适于调整前、后仿形基座组件的形状而适应不同型面的挡风玻璃;
所述伸缩调节模块包括设于每相邻的主活动基座与从活动基座的边缘之间或从活动基座与从活动基座的边缘之间的活动合页,以及设于每相邻的主活动基座与从活动基座侧端面之间或从活动基座与从活动基座侧端面之间的自调节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动基座和从活动基座均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内腔体,以及凹设于所述左、右内腔体之间的凹槽;以及
所述CCD相机和补光灯位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动基座的左、右内腔体中镜像地设有所述主动轮和适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控制电机;所述主动轮部分地凸出于所述主活动基座的左、右内腔体的端面;
所述从活动基座的左、右内腔体中镜像地设有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部分地凸出于所述从活动基座的左、右内腔体的端面;以及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凸出于左、右内腔体端面的部分高度一致,且凸出部分的外轮廓适于贴于挡风玻璃型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主活动基座和从活动基座的凹槽内且分别位于所述CCD相机和补光灯旁侧的挡光胶条;
所述挡光胶条的端面与所述左、右内腔体的端面齐平,即适于分别从CCD相机和补光灯的两侧阻挡外界干扰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检测系统还包括适于控制仿形检测装置的前仿形基座组件和后仿形基座组件开合的开合控制机构;
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能够开合的两个旋转支臂,两个旋转支臂的根部通过圆柱铰链铰接在一起;以及
两个所述旋转支臂适于分别支持所述前、后仿形基座组件,即通过两个所述旋转支臂的开合可实现前、后仿形基座组件分别贴于挡风玻璃的前、后端型面上或撤离挡风玻璃的前、后端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7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