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乳腺癌分子诊断的荧光双亲肽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17110.9 申请日: 2017-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9701035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发明(设计)人: 刘哲;托马斯·J·韦伯斯特;孙琳琳;张润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美国东北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9/00 分类号: A61K49/00;A61K41/00;A61K9/107;A61P35/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代理人: 向庆宁
地址: 325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胶束 光动力治疗 光热治疗 荧光成像 乳腺癌 生物医学影像 复合 个性化医疗 生物相容性 靶向整合 分子诊断 生命健康 体内标记 早期诊断 制备工艺 自组装 荧光 靶向 包载 示踪 应用 肿瘤 治疗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靶向整合素αvβ3的复合双亲肽纳米胶束,及其在乳腺癌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基于靶向复合双亲肽纳米胶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包载物质的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与光热治疗功能,有望在体内标记与示踪、生物医学影像和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生命健康与个性化医疗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靶向整合素αvβ3的新型双亲肽自组装胶 束的制备工艺,及其特异性靶向乳腺癌整合素αvβ3的荧光成像和作 为潜在光动力与光热治疗剂的生物医学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成像在生物检测和医学影像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一种常见的 光学成像技术,样品具有极高的穿透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优势,但 传统的有机染料同时存在一些致命缺陷,如性质不稳定,容易被光漂 白,不能长期使用等。因此,如何克服荧光染料在使用中的缺陷成为 当前研究的重点。

双亲肽具有类似天然磷脂分子的两亲特性、丰富的分子结构、独 特新颖的组装体结构以及特殊的生物学功能,是多肽自组装研究的 热点领域。两亲性多肽分子结构具有类似于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段和 亲水端,在疏水性链段间的疏水性作用力和亲水性多肽链段间的氢键 协同驱动下,多肽分子能够自组装形成规整有序的纳米/微米结构。

双亲肽所具有的脂肪族疏水尾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疏水性内核,可 包裹疏水性材料,亲水头具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三肽 序列,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整合素αvβ3。多肽作为天 然的优良组装分子,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 赋予材料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易于合成和化学修饰也是多肽分子的突 出优势。同时,双亲肽对PH高敏感,当PH值小于4时,自组装成 球性纳米胶束的双亲肽会发生降解形成单个多肽序列。细胞经过吞饮 与受体内吞作用摄取复合双亲肽纳米胶束进入细胞后,酸性环境的溶 酶体视之为异物从而使之解体,复合双亲肽纳米胶束对PH高敏感性 有利于胶束内所包裹的活性物质在细胞内的释放。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纳米技术与高灵敏度的荧光分子相 结合,发展制备包载荧光分子的分子影像探针,将为克服上述问题提 供新的策略。近年来双亲肽纳米胶束以其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特 殊生物活性等优点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荧光小分子经过双亲肽 纳米胶束包载后其荧光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当荧 光双亲肽纳米探针表面RGD多肽配体特异性作用于病变区域高表达 的配体时,可通过所包裹的荧光探针来突出显示病变部位,从而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与敏感性,这种靶向造影剂成为现今研究领域的热点。 整合素αVβ3是肿瘤组织最常用的靶标之一,它由αV亚基(CD51, 150000)和β3亚基(CD61,105000)组成,其中α链的胞膜外区能 特异性识别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多肽,介导整 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整合素αVβ3在正常组织器官及成熟血管 内皮细胞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在多种肿瘤(包括肺癌、成胶质细胞瘤、 乳腺癌、骨肉瘤等)细胞表面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有高表达,在肿 瘤的新生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标记的外 源性RGD多肽进入体内后可与整合素αVβ3位点高选择性结合,从 而RGD多肽可以作为一种特异性配体靶向组织,并通过各种影像学 方法进行示踪。同时,

此外,光热治疗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将其注射 入活体内部,利用靶向性识别技术聚集在病灶附近,并在外部光源(一 般是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将光致热效应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率、低痛苦、副作用小、作用时间短等优点,并且 治愈效果明显,用于光热治疗的材料无毒无害,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 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美国东北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美国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