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111.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安;王志国;范文浩;张洪光;吴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24/08;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网络 计算 任务 迁移 策略 | ||
1.一种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核心依据是整个自组织网络的能量消耗最低、节点间通信的传输时延最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并获取自组织网络中各智能节点的性能指标;
步骤二:根据智能节点携带的计算任务量W,将智能节点划分为源节点或目标节点;
步骤三:分别统计自组织网络中源节点的数量n和目标节点的数量m,并依据两者的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迁移方式;
步骤四:单源节点迁移到单目标节点的方式;
步骤五:单源节点迁移到多目标节点中最佳节点的方式;
步骤六:多源节点迁移到多目标节点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自组织网络的智能节点的性能指标存在差异性,主要包括:续航能量S、计算或传输速率C、计算或传输功率P、计算任务量W,计算任务具有原子性。智能节点Ni具有如下性能指标:Si代表智能节点i的所具有的能量、Ci代表智能节点i的CPU计算速率、Csi代表智能节点i在计算任务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Pi代表智能节点i的计算功率、Psi代表智能节点i在计算任务传输过程中的发射功率、Wi代表智能节点i自身携带的计算任务数据量,智能节点i处于闲置状态时Wi=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判别个智能节点的计算任务量Wi与0的大小关系:
若Wi>0,将智能节点确定为源节点;
若Wi=0,将智能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分别统计自组织网络中源节点数量n和目标节点数量m:
若n=1&&m=1,采用步骤四中的迁移方式;
若n=1&&m>1,采用步骤五中的迁移方式;
若n>1&&m>1,采用步骤六中的迁移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网络中计算任务的迁移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数量关系满足n=1&&m=1,源节点N1的能量为S1、计算速度为C1、数据传送速率为Cs1、计算功率为P1、发射功率为Ps1、计算任务总量为W1;目标节点N2处于闲置状态,其能量为S2、计算速度为C2、数据传送速率为Cs2、计算功率为P2、发射功率为Ps2。
源节点将全部计算任务W1迁移到目标节点。完成整个计算迁移过程后的能量损耗S12为:
公式中,W2_1_res代表N2节点传送给N1节点的计算结果数据量。
源节点将全部计算任务W1迁移到目标节点。完成整个计算迁移过程后的时间消耗T12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1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