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230.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云辉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油 脂肪酸 采摘 茶籽 冷榨 预处理 真空微波干燥 脂肪酸甘油酯 预处理过程 析出 高真空度 后续加工 氧化变质 真空状态 振荡作用 沉降 茶籽仁 出油率 除杂质 过氧化 导油 酸价 脱壳 氧气 微波 蛋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采摘;(2)干燥、脱壳;(3)冷榨;(4)除杂质;(5)沉降;(6)导油。本发明通过控制采摘后的预处理时间,采摘后在20小时内完成预处理过程,有效防止了茶籽中脂肪酸的氧化变质。通过采用真空微波干燥的方式,在低温和高真空度的状态下进行茶籽干燥,即通过微波的振荡作用破坏茶籽仁中脂肪酸与蛋白的结合,促进脂肪酸甘油酯的析出,提高冷榨时的出油率,且在较低温度和真空状态下,减少高温和氧气造成的酸价提高和过氧化产物增加,降低后续加工工艺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山茶籽和茶叶籽,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和茶叶的种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组成非常合理,并含有茶多糖、皂甙、黄酮、茶多酚、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营养及功能活性物质,经常食用茶籽油具有降三高、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等功效,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和保健的外用油。
目前茶籽油的获取工艺基本采用浸提制油或蒸炒压榨法,毛油的精炼工艺基本采用水化脱胶—碱炼脱酸—水洗—过滤脱色—高温蒸汽脱臭—冬化脱脂—成品油。
采摘及前处理时间的加长,如长时间的自然干燥、浸提和蒸炒工艺均会使油中存在大量游离脂肪酸,使酸价提高,从而导致油中过氧化物大量产生,使得后续加工必须采用化学精炼工艺,化学精炼需要添加碱液中和游离脂肪酸,高温脱臭等步骤,会使得成品油中维生素含量、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含量降至极低,既破坏了山茶油的营养,碱炼废液的排放又会导致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榨茶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采摘:选取和采摘成熟的茶籽,挑捡剔除霉变及瘪的茶籽,此步骤在20小时内完成;茶籽为山茶籽或茶叶籽;
(2)干燥、脱壳:将挑捡好的茶籽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至含水量9-11%,干燥后的茶籽送入脱壳机脱壳,脱壳率99%以上,对脱壳后的茶籽除壳,使茶籽仁中的含壳率低于0.4%;风选除壳的方式对脱壳后的茶籽进行除壳;
(3)冷榨:将除壳后的茶籽进入冷榨机进行冷榨得到茶油,冷榨机的出油温度低于90℃,出油率控制在80~90%;
(4)除杂质:压榨出的茶油通过鼓膜式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
(5)沉降:将过滤后的茶油加入沉降罐进行沉降,通入增压气体,维持压力在0.14~0.16Mpa,温度5℃~10℃,保持20~25天,所述增压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6)导油:将沉降后的上层茶油导出,罐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采摘后的预处理时间,采摘后在20小时内完成预处理过程,有效防止了茶籽中脂肪酸的氧化变质。通过采用真空微波干燥的方式,在低温和高真空度的状态下进行茶籽干燥,即通过微波的振荡作用破坏茶籽仁中脂肪酸与蛋白的结合,促进脂肪酸甘油酯的析出,提高冷榨时的出油率,且在较低温度和真空状态下,减少高温和氧气造成的酸价提高和过氧化产物增加,降低后续加工工艺的难度。本发明中的物料干燥至含水率9~11%,一是压榨过程中水气蒸发会降低压榨温度,二是含有的水分与磷脂结合,减少磷脂等杂质在油中的溶解。通过低温初榨工艺,控制较低的压榨温度和较低的初榨出油率,既避免高温压榨造成酸价、过氧化值和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提高,又防止高出油率导致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和营养物质的破坏。通过低温惰性气体增压的方式,模仿传统的自然沉降纯化茶油的工艺,又在沉降过程中保护了茶油,防止氧气导致茶油中脂肪酸氧化,并通过低温和加压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沉降效果,缩短了沉降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云辉,未经彭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