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O3 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7958.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风;刘俊;任泽阳;陈万娇;张进成;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51;H01L29/423;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李园园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WO3/Al2O3双层栅介质的零栅源间距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包括金刚石衬底(1)、氢终端表面(2)、第一栅介质层(3)、第二栅介质层(4)、源电极(5)、漏电极(6)和栅电极(7),源、漏电极位于氢终端表面上的两侧,第一栅介质层(3)位于源、漏电极之间的氢终端表面上并覆盖源、漏电极的部分表面,第二栅介质层(4)覆盖在第一栅介质层(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栅电极(7)位于第二栅介质层(4)的上方,且下半部分镶嵌在源、漏电极之间,上半部分隔着2层栅介质分别覆盖在源、漏电极之上,使得栅、源和栅、漏之间的横向间距都为零,形成T型栅结构;
第一栅介质层(3)采用具有高功函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WO3材料,第二栅介质层(4)采用Al2O3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中衬底(1)为化学气相淀积CVD方法制备的单晶金刚石或者多晶金刚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中WO3第一栅介质层(3)的厚度为10~40nm,其覆盖在源、漏电极之间的氢终端表面以及源、漏电极的部分表面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中Al2O3第二栅介质层(4)的厚度为5~50nm,其覆盖在WO3第一栅介质层(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中T型栅的上半部分长度为6~10μm,厚度为80~180nm,下半部分长度为2~6μm,厚度为80~18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中源、漏电极采用厚度为80~180nm的金属Au,栅电极采用厚度为80~180nm的金属Al。
7.一种基于WO3/Al2O3双层栅介质的零栅源间距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850~900℃下,将金刚石衬底置于氢等离子体中处理5~30min,并在氢气氛围中冷却到室温,形成氢终端表面;
2)在氢终端金刚石表面采用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工艺淀积一层厚度为80~180nm的Au,保护氢终端表面,并与其形成欧姆接触;
3)制作器件的隔离区:
在金膜上旋涂光刻胶,利用光刻机进行曝光,做出隔离区图案,再利用KI/I2溶液湿法腐蚀将隔离区中的金膜腐蚀掉,暴露出氢终端表面;
把腐蚀后的样品置于氧等离子体中,使暴露出的氢终端表面转化为高阻的氧终端表面,形成器件的隔离区,再去除残余的光刻胶;
4)旋涂光刻胶,在保留的金膜上方通过光刻工艺做出栅窗口图形;
5)以KI/I2溶液作为腐蚀溶液,用湿法腐蚀的方法腐蚀掉栅窗口下方的Au,将剩余的Au作为器件的源极和漏极,并去除残余的光刻胶;
6)制作WO3第一栅介质层:
先在经过步骤5)之后的样品表面淀积一层10~40nm厚的WO3介质层;
再在WO3介质层上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工艺在WO3介质层上做出第一栅介质层的图形,并用盐酸湿法腐蚀掉第一栅介质图形之外的WO3,得到WO3第一栅介质层,去除残余的光刻胶;
7)制作Al2O3第二栅介质层:
先在经过步骤6)之后的样品表面淀积一层5~50nm厚的Al2O3介质层;
再在Al2O3介质层上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工艺在Al2O3介质层上做出第二栅介质层的图形,并干法腐蚀掉第二栅介质图形之外的Al2O3,得到Al2O3第二栅介质层,去除残余的光刻胶;
8)旋涂光刻胶,通过光刻工艺在Al2O3第二栅介质层上方做出栅金属窗口,再采用金属蒸发的方法制备一层80~180nm厚的铝膜,金属剥离之后得到栅电极,完成整个器件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9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栅栏装饰灯
- 下一篇:一种透气防水的LED洗墙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