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067.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王辉;郭桂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负极材料从内到外依次是由核、缓冲层与壳组成;所述核材料是由SiO、Si、SiO2及硅酸盐组成;缓冲层材料为碳点或石墨烯量子点;壳材料为硬碳材料;
所述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SiO颗粒与NaOH在保护气体下于800-950℃加热10-30min,获得核材料;
(2)对步骤(1)制备的核材料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带有正电性;
(3)配制浓度为1.5-4.5mg/ml的碳点水溶液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
(4)将步骤(2)改性后的核材料加入步骤(3)中的碳点水溶液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中,超声后搅拌30-60min;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获得包覆SiO,然后干燥;
(5)将干燥后的包覆SiO与有机裂解碳混合,并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
(6)将步骤(5)制备的产物使用电磁分离机除磁,并控制磁性物质总含量小于70ppm,获得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和缓冲层中的碳材料总量占硅碳负极材料总质量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iO颗粒的粒径为0.1-50μm;所述核材料是由SiO、Si、SiO2及硅酸盐组成;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iO颗粒与NaOH的质量比为17-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核材料进行改性是指将质量浓度为8-10%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5-1.5ml加入到核材料的水悬浊液中,然后加热到30-50℃并持续搅拌4-6h,最后用稀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5-6,从而使核材料表面带有正电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碳点水溶液或石墨烯量子点是采用水热法制备而成的;其中颗粒粒径为2-20nm、厚度为0.8-3.2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烧结是以3-5℃/min速率升温至250-300℃保温1-2h,然后升温至800-900℃保温7-9h,最后炉冷至室温;所述惰性气氛为含有10%体积氩气的氢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有机裂解碳为沥青、酚醛树脂、密胺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包覆SiO与有机裂解碳的质量比为7-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0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