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8634.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匡威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3/06;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李红波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元件 制造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种类、结构和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是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和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和表面安装两大类,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具有某种独立功能的单元,这种单元不能从总体上进一步分割,否则就会失去其使用特性,电子元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本单元,通常可以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两类,电子元件的品种繁多、用途广泛,而且性能交错,新产品不断涌现。
电子元件正进入以新型电子元件为主体的新一代元器件时代,它基本上取代传统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由原来只为适应整机的小型化及其新工艺要求为主的改进,变成以满足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发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为主,而且是成套满足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现阶段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打孔装置大多数不具有除尘的功能,在打孔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碎屑直接影响到了电子元件的质量,同时对工作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解决了部分电子元件制造装置不具有除尘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且传动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顶部搭接有集尘槽,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排尘板,所述排尘板上至少开设有十六个排尘孔,且排尘孔与支撑柱的内腔连通,所述工作台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两个弹簧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紧密连接,且夹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延伸块,所述集尘槽的一侧与支撑柱的侧表面外部连通,且集尘槽的一侧与排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尘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机,且抽气机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的一端贯穿箱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滚轴,两个所述滚轴上分别套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卡条,且两个卡条的顶部搭接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一侧贯穿箱体的一侧,且集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一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套接有电动推杆,且升降槽的一侧设置有数控器,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且横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孔组件。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箱体内壁的两侧,且两个转轴均与数控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位于滑槽的下方,且传动带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贯穿滑槽,且支撑柱与传动带垂直。
优选的,所述卡条均位于滚轮的一侧,且卡条与箱体的内壁底部平行。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数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打孔组件与数控器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柱、排尘板、排尘孔、集尘槽和排尘管,以及抽风机、排尘口和集尘箱的配合设置,达到了该打孔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有效收集灰尘并清洁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和碎屑附着在电子元件表面的情况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该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通过设置滑槽、转轴、传动带、支撑柱、工作台,以及转轴和数控器之间的电性连接,能够通过人为控制转轴的转动,从而使传动带带动支撑柱在滑槽内移动,从而能够使打孔组件在电子元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打孔。
(3)、该用于电子元件制造的打孔装置,通过设置弹簧与夹板,能够有效使夹板夹紧,从而有效对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极大地避免了电子元件在打孔过程中出现歪斜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到打孔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台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匡威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匡威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配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场馆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