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和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212.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53 | 分类号: | H01L41/053;H01L41/2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滤波器 封装 结构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表面波器件的封装结构,尤其是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封装结构统。
背景技术
声表面滤波器目前主要的封装技术还是用引线键合的陶瓷、金属、塑料封装形式,现有的这类声表面波滤波器封装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表面密封盖成本较高;
2、产品的可靠性对基板及密封盖平整度要求严苛,容易引起失效。
3、器件安装的准确性、信号导线的影响、焊接的角度等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便造成了器件性能的不一致性,甚至对声表面波滤波器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以及相应的制作工艺,能够减小成本,以及降低制作时的工艺难度,也提高了声表面滤波器的成品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晶圆作为基体,先在基体正面沉积绝缘层,然后在基体正面的绝缘层上沉积压电材料;接着在压电材料上制作输入输出端口;
步骤S2,在基体正面采用粘胶将输入输出端口覆盖,各处的粘胶厚度一致;
将盖板键合至基体正面,盖板压在粘胶之上;盖板与基体正面的压电材料之间形成空腔;然后将基体减薄到所需厚度;
步骤S3,在基体背面输入输出端口的下方刻蚀斜坡,形成漏斗形开口;
步骤S4,通过所述漏斗形开口,对基体正面的绝缘层和压电材料进行刻蚀,形成通到输入输出端口的盲孔;
步骤S5,先在盲孔侧壁、斜坡上和基体背面沉积绝缘层和种子层,然后电镀金属线路;金属线路连接基体正面的输入输出端口,并通过斜坡延伸至基体背面;
然后在盲孔中、斜坡上和基体背面制作覆盖金属线路的背面钝化层;
并在基体背面的背面钝化层上形成开口,开口处制作与金属线路连接的封装电连接单元。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输入输出端口采用电镀、或溅射、或印刷工艺制作,材料为金属。
进一步地,盖板材料为玻璃、陶瓷、硅或者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步骤S6,最后将晶圆基体切割成单个声表面滤波器;切割时,保持输入输出端口外侧的边缘被粘胶覆盖。
通过上述工艺形成的一种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包括基体,
基体的正面设有绝缘层,基体正面的绝缘层上沉积有压电材料;在压电材料上制作有输入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端口被基体正面设置的粘胶包覆;盖板键合至基体正面,盖板压在粘胶之上;盖板与基体正面的压电材料之间形成空腔;
基体的背面形成有斜坡,且形成通到输入输出端口的盲孔;在盲孔侧壁、斜坡上和基体背面沉积有绝缘层和种子层;在种子层上电镀有金属线路,金属线路连接基体正面的输入输出端口,并通过斜坡延伸至基体背面;
在盲孔中、斜坡上和基体背面制作有覆盖金属线路的背面钝化层;
并在基体背面的背面钝化层上形成开口,开口处制作与金属线路连接的封装电连接单元。
进一步地,各处的粘胶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盖板材料为玻璃、陶瓷、硅或者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封装电连接单元采用焊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体积小、成本低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封装结构。
2)解决了现有传统封装结构体积大、工艺复杂同时性价比低的问题,同时因为采用了晶圆级封装工艺,使产品的每个部分都保持了质量的一致性,这也解决了封装可靠性低、单个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体正面沉积绝缘层、压电材料,制作输入输出端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盖板键合至基体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体背面刻蚀形成斜坡和漏斗形开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刻蚀形成通到输入输出端口的盲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镀金属线路并制作焊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声表面滤波器的晶圆封装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如图1所示,提供晶圆作为基体1,先在基体1正面沉积绝缘层2,然后在基体1正面的绝缘层2上沉积压电材料3;接着在压电材料3上制作输入输出端口4;
此步骤中,晶圆的材料可以是硅或金刚石;绝缘层2的材料为二氧化硅;输入输出端口4采用电镀、或溅射、或印刷工艺制作,材料为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展开收合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光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