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9504.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裘正荣;王国平;徐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冉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38;C12R1/01;C12R1/40;C12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制剂 及其 修复 多氯联苯 污染 土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希瓦氏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短小芽孢杆菌。本发明复合生物制剂采用五种菌株配伍,各菌株相互促进,配合特定载体,提高了对多氯联苯的降解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别名:氯化联苯;PCBs按氯原子数或氯的百分含量分别加以标号,我国习惯上按联苯上被氯取代的个数(不论其取代位置)将PCB分为三氯联苯(PCB3)、四氯联苯(PCB4)、五氯联苯(PCB5)、六氯联苯(PCB6)、七氯联苯(PCB7)、八氯联苯(PCB8)、九氯联苯(PCB9)、十氯联苯(PCB10)。多氯联苯是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多氯联苯与常规污染物不同,它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并在全球范围内长距离迁移,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易分解,并沿食物链放大,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干扰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PCBs的清理处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污染范围广、污染时间长,今后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尤其在处置技术方面还缺乏经济有效的方法。
目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化技术是通过向土壤中投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Fenton药剂等化学氧化剂,使其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氧化分解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目的。化学修复技术修复效率高,但运行成本较高,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采用微生物进行修复,对环境破坏小,经济效益高,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修复周期长,而且很难找到高效的PCBs降解菌剂等原因而无法实施。因此,开发一种修复情况可控的、符合环境友好发展的、能高效缓解土壤PCBs污染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治理污染PCBs土壤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CBs降解菌剂配伍不合理,降解效率差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制剂。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其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希瓦氏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短小芽孢杆菌。
具体地,
所述复合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步骤1)制备液体发酵培养基,步骤2)制备混合发酵液,步骤3)制备载体,步骤4)制备生物制剂。
进一步地,
所述复合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
步骤1)制备液体发酵培养基:往水中添加玉米浆8g、葡萄糖6g、磷酸氢二钾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钠0.1g、氯化钙0.1g、硫酸亚铁0.01g、硫酸锰0.01g,搅拌均匀,调节pH为7.0-7.5,然后定容至1L,制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步骤2)制备混合发酵液:将沼泽红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希瓦氏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短小芽孢杆菌活化,然后分别培养至浓度为0.1-0.5亿cfu/ml的种子液,混匀,然后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12小时,再添加0.1-0.2%质量份的曲拉通-100,继续培养6h,得到混合发酵液;
步骤3)制备载体:将沸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草炭土、曲拉通-100混匀制得载体;
步骤4)制备生物制剂:将混合发酵液添加到两倍重量的载体中,在20℃的条件下,100rpm搅拌30min,4℃静置24-48小时,制得。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冉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冉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