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头照明的系统、方法及双头手电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633.7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千;冯祖勇;潘宇琦;张凯智;周惠媛;龙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3/04;H05B33/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系统 方法 手电筒 | ||
1.一种双头照明的系统,应用于双头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总控制器、主灯模块、射频发射器、射频接收器、尾灯控制器及尾灯模块;所述主灯模块与所述尾灯模块之间可拆卸安装,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主灯控制指令或者尾灯控制指令;
所述总控制器的主灯控制端与所述主灯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总控制器的尾灯控制端与所述射频发射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主灯控制指令时,根据接收的主灯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灯模块的照明模式,当接收到所述尾灯控制指令时,将所述尾灯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射频发射器;
所述射频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尾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尾灯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尾灯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射频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尾灯控制指令,以便所述尾灯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尾灯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为遥控器,则所述主灯控制指令和所述尾灯控制指令具体为所述遥控器的按键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模块包括主灯供电电源和主灯电路,所述尾灯模块包括尾灯供电电源和尾灯电路,其中:
所述主灯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灯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主灯电路的控制端作为所述主灯模块的控制端;
所述尾灯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尾灯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尾灯电路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尾灯模块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供电电源和所述尾灯供电电源均具体为纽扣电池或者充电电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模块的照明模式包括强光模式、中光模式及弱光模式;
则当接收到所述主灯控制指令时,所述总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接收的主灯控制指令确定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以便相应的控制所述主灯模块的照明模式。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N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及N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不同;则所述尾灯控制器的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尾灯电路的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尾灯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尾灯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尾灯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尾灯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N为不小于1的整数,其中: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均作为所述尾灯电路的供电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尾灯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尾灯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每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均与其余N-1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均与其余N-1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公共端接地,每个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均与其余N-1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均与其余N-1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公共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包括阅读模式、床头灯模式、睡眠模式、骑行模式及频闪模式;
则当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为阅读模式或者床头灯模式时,所述尾灯控制器具体用于输出与所述阅读模式或者所述床头灯模式对应的PWM信号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以便相应的控制所述尾灯模块的阅读模式或者床头灯模式;当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为睡眠模式时,所述尾灯控制器具体用于每隔预设第一时间调小输出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的PWM信号,以便控制所述尾灯模块的睡眠模式;当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为骑行模式时,所述尾灯控制器具体用于输出与所述骑行模式对应的PWM信号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以便控制所述尾灯模块的骑行模式;当所述尾灯模块的照明模式为频闪模式时,所述尾灯控制器具体用于每隔预设第二时间对输出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的PWM信号取反,以便控制所述尾灯模块的频闪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6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