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647.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黄杰丛;辜勇;刘军;韩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子设备 高温 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老化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温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带电老化是一个重要步骤,对于电子设备的品质筛选和可靠性保证具有重要的作用,带电老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电子设备供电和监测实时状态。
通常的做法是将电子设备置于高温箱中,将其供电、驱动、监测等设备置于高温箱外,使用电线、电缆等穿过高温箱预留的孔洞将内外的设备予以连接。当做高温老化的电子设备比较多的时候,电线电缆将非常多,导致现场杂乱;一旦出现虚焊、短路、断路等情况,在大量的电线电缆查找故障和实施返修,其工作量将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该装置由高温加热模块、隔热层模块和驱动机柜模块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设计固定电路板的机架,待老化的电子设备及其驱动电路板固定在相应机架上,通过接插件和过渡电路板实施电气连接,任何部分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更换备件迅速修复。此装置将高温老化的电子设备与其供电、驱动等设备集成在一起,避免了大量电线电缆连接,具有占地小、可靠性高、故障排查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温加热模块、隔热层模块和驱动机柜模块;其中:
高温加热模块,其内设置若干个用于为待老化电子设备提供安装空间和电气连接的老化电路板B1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老化电路板的高温加热模块金属机架J1;
驱动机柜模块,其内设置若干个用于驱动待老化电子设设备的驱动电路板B3以及用于固定驱动电路板的驱动机柜模块金属机架J3;
所述老化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通过相互配合的金手指导电触片和电信号接插底座与过渡电路板B2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过渡电路板B2的隔热层模块金属机架J2;所述隔热层模块金属机架J2位于所述驱动机柜模块和所述高温加热模块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高温加热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柜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模块;所述隔热层模块内设置过渡电路板B2。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老化电路板B1具有固定待老化设备的安装空间,并通过其上设置的金手指导电触片M1与所述待老化设备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驱动电路B3用于提供待老化电子设备所需要的供电、驱动、监测功能,并通过其上设置的电信号接插底座F3与所述待老化电子设备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过渡电路板B2包括:
电信号接插底座F2,与设置于老化电路板B1上的金手指导电触片M1连接;
金手指导电触片M2,与设置于驱动电路板B3上的电信号接插底座F3连接;
其中,所述金手指导电触片M2与电信号接插底座F2按照金手指导电触片M1和电信号接插底座F3所需要的连接关系实施电气布线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高温加热模块、驱动机柜模块、过渡电路板B2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或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所述老化电路板B1、驱动电路板B3、以及过渡电路板B2位于同一平面。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接插底座和过渡电路板实施电气连接,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线电缆连接,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发生虚焊、短路、断路等故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当任何部分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更换电路板备件即可迅速修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集成式电子设备高温老化装置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