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基取代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20822.6 申请日: 2017-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9721596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发明(设计)人: 左应林;王晓军;阳传文;王建成;劳锦花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17/04 分类号: C07D417/04;C07D211/90;A61K31/4439;A61K31/4418;A61P9/12;A61P9/04;A61P1/16;A61P13/12;A61P35/00;A61P9/10;A61P9/00;A61P9/06;A61P7/00;A61P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3808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苯基 取代 二氢吡啶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苯基取代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及其用途,进一步涉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所述化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作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苯基取代的二氢吡啶化合物及其用途,进一步涉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化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作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背景技术

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是醛甾酮活化的核激素受体,其调节许多涉及电解质体内平衡和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的表达。循环醛甾酮的增加,通过其对尿钠排泄的影响而提高血压,同时潜在地对脑、心脏和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另外,醛甾酮过多症与许多导致肾和心血管疾病的疾病生理过程有关。尽管醛甾酮过多症通常由产生醛甾酮的腺瘤所引起,但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的醛甾酮水平常常升高,通常称为“醛甾酮逃逸”,这是由于血清钾含量提高或残留的AT1R活性所致。醛甾酮过多症和醛甾酮逃逸典型地导致MR活性提高,已经证明,MR拮抗剂可作为有效的抗高血压剂,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和原发性醛甾酮增多症。

醛甾酮是形成于肾上腺皮质中的甾类激素。它的产生极大地取决于肾血流量而被间接地调节。肾血流量的任何减少都导致肾中的酶肾素释放并进入循环血液。这进而激活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其一方面对动脉血管具有收缩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刺激肾上腺皮质中醛甾酮的形成。由此,肾用作血液循环中血压传感器,和由此间接用作体积传感器,且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甾酮体系抵消体积的严重损失,这一方面是通过增加血液压力(血管紧张素II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肾中钠和水的再吸收来重新平衡血管系统的填充状态(醛甾酮效果)来实现。

该控制系统可能以各种方式发病而受损。例如,肾血流量的慢性减少(例如,由于心力衰竭和由此引起的静脉系中血液阻塞)导致慢性地过量地释放醛甾酮。继之以血容量的膨胀和由此通过增多地供应血容量至心脏而增加了心脏的虛弱。肺中血液的阻塞连同呼吸急促和形成肢体浮肿,并且腹水和胸膜腔积液可能由此产生;肾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另外,过量的醛甾酮效果导致血液和细胞外液中钾浓度减少。在以前已经以其它方式受损的心肌中,如果存在低于临界最小值水平的偏差则可能诱发致命的心脏心律不齐。这很可能是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经常出现的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起因之一。

另外,也有报道认为醛甾酮决定着典型地要在心力衰竭中观察的许多心肌重塑过程。由此,醛甾酮过多症是心力衰竭(其可以最初是由各种类型的损伤例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症或高血压而诱发)的发病机理和预后的决定性组分。该假设得到如下事实的支持:在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和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群进行的通过使用醛甾酮拮抗剂的广泛临床研究中,整体死亡率显著减少(B.Pitt,F.Zannad,W.J.Remme等,N.Engl.J.Med.ML 709-717(1999);B.Pitt,W.Remme,F.Zannad等,N.Engl.J.Med 1309-1321(2003))。

另外,在内脏组织中,例如肾和肠管,MR在对醛甾酮响应过程中调节钠潴留、钾排出和水平衡。MR在脑中的表达也似乎起到控制神经元兴奋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调控和行为表现的认知方面的作用(Castren等人,J.of Neuroendocrinology,3,461-66(1993))。

醛甾酮水平提高或过度刺激盐皮质激素受体与一些生理失调或病理性的疾病状态有关,包括康恩(氏)综合征、原发性和继发性醛甾酮过多症、钠潴留增加、镁和钾排出增加(多尿)、水滞留增加、高血压症(孤立的收缩期高血压症和组合形式的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症)、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心肌梗塞、巴特氏综合征和与过量的儿茶酚胺水平相关的病症。(Hadley,M.E.,ENDOCRINOLOGY,2nd Ed.,pp366-81,(1988);以及Brilla等人,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25(5),pp563-75(1993))。起到MR拮抗剂作用的化合物和/或药物组合物对于任何上述病症具有治疗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