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shell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1568.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明;王小东;陈曦;辜乘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16/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刘玲;艾凤英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shell 检测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Webshell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规约模型,删除path中的无效字符串,得到标准化的path;根据标准化的path,抽取Web应用日志的页面特征,进而对Web应用日志进行Webshell检测。本申请根据规约模型删除path中的无效字符串,得到标准化的path;根据标准化的path,抽取页面特征,进而进行Webshell检测,实现了根据规约模型选择标准字符串,将涉及同一页面的path标准化为相同的path,进而基于path的不同抽取页面特征,进行Webshell检测,不仅具有通用性,而且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Webshell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Webshell是一种网站应用后门程序,是网站应用比较严重的安全威胁,黑客可以利用Webshell长期获得网站应用的访问权限,并且可以利用存在Webshell的应用服务器作为跳板机进一步渗透内网。因此,防护Webshell攻击对于网站应用安全以及内网安全十分重要。
Webshell传统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静态检测:静态特征检测是指针对Webshell中可能使用的关键词、高危函数、文件修改的时间、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静态属性维度进行规则匹配。检测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包含各种规则的Webshell特征库,如:“关键字:大马|小马|木马|webshell”,“高危函数:eval()、excute()、run()、exec()、phpinfo()”,“WEB文件修改时间”,“文件与文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等特征。通过将文件自身的关键字、高危函数、修改时间、文件与文件之间是否有关联等特征与webshell特征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若命中特征则视为该文件为Webshell。
2.动态检测:黑客为了避免Webshell被静态检测方法直接识别到,开发了采用加密方式绕过部分静态特征检测的变种Webshell。为了弥补静态检测方法对此类Webshell检测能力的不足,便有了Webshell动态检测方法。动态检测首先提取镜像流量,然后解析出流量中的Web应用脚本文件(jsp、php、asp、cgi、jspx、aspx等),最后检测Web应用请求访问的Web应用脚本文件是否采用了加密混淆技术、Web应用请求是否命中Webshell请求特征库等规则,从而判断该Web脚本文件是否为Webshell。
现有的静态检测、动态检测对Webshell检测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技术原因又存在了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静态检测过于依赖规则,容易出现误报的情况,且无法检测出加密或伪装过的Webshell,会出现漏报的情况。动态检测也过多的依赖于规则,存在误报率高的问题,同时动态检测时需要获取网络镜像流量及解析出流量中的Web请求,这就需要服务器具有较高的运算性能,同时Web请求解析也需要准确,所以动态检测虽然相对于静态检测在漏报率上效果会好一些,但检测成本会成倍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Webshell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Webshell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Web应用日志中的第一路径path,所述第一path由至少一个第一字符串组成;
根据预先由字符串聚类得到的规约模型,删除所述第一path中的无效第一字符串,得到标准化的第一path;
根据所述标准化的第一path,抽取所述Web应用日志的页面特征;
根据所述页面特征,对所述Web应用日志进行Webshell检测。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先训练的规约模型删除所述第一path中的无效字符串,得到标准化的第一path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1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