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846.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杨晓光;曹光伦;王凯;陈亮;梅应华;梁长海;魏民;朱军;石雪飞;阮欣;刘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E01D15/133;E01D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隐式矮塔 斜拉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
背景技术
传统矮塔斜拉桥包括斜拉索、索塔、主梁等主要部分,结构型式简洁,整体性能优越,是桥梁工程常用的桥型之一。国内外对其发展均十分重视,至上世纪90年代,已在结构构造、设计计算、施工工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在国内,矮塔斜拉桥作为一种斜拉桥的发展顺利,但作为一种梁式桥的发展初衷反未得到重视,并开始产生明显的不平衡:①矮塔斜拉桥的发展越来越接近常规斜拉桥。索塔逐渐增高,而主梁由于矮塔斜拉桥的单索面特征并未相应降低。拉索功能发挥不足,结构特性出现矛盾。②矮塔斜拉桥的发展与梁式桥的发展未能有效衔接。工业化建造模式下,梁式桥体外配索技术的应用日见广泛,但体外索在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规范的跟进上明显滞后。目前,设计人员仍然基于平面变形假定对梁式桥进行截面强度的验算,而这一假定已完全不适用体外配索的梁式桥,此类计算结果与实际存在明显偏差,造成体外配索不能独立,结构设计极不合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这一现象在根本上进行变革的尝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国内矮塔斜拉桥的发展与梁式桥的发展未能有效衔接,梁式桥体外配索技术在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规范上存在缺陷和空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包括跨内拉索、预制箱梁节段、跨内转向隔板、跨端锚索隔板,所述预制箱梁节段组装形成带有梁体箱的梁体,所述跨内转向隔板与跨端锚索隔板设置在梁体箱内,所述跨内拉索全部隐藏于梁体箱内,所述跨内拉索以跨内转向隔板、跨端锚索隔板调整位置并进行锚固。
所述梁体的下端为梁底,梁体上端设置跨端,所述跨内拉索在跨内梁底锚固于跨内转向隔板上,在跨端弯起锚固于跨端锚索隔板上。
所述跨内拉索在跨内转向隔板处主要对梁体提供竖向反力,在跨端锚索隔板处主要对梁体提供纵向压力。由此,跨内拉索具有完整的斜拉索功能,并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桥梁结构——隐式斜拉索。可按相应的斜拉索标准进行设计和计算。
跨端锚索隔板锚固弯起的跨内拉索,在作为梁体端横隔板的同时,更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桥梁结构——隐式索塔。
当桥梁为多跨连续时,跨端锚索隔板在连续处组合为一体,各跨跨内拉索交叉锚固于连续处的跨端锚索隔板上。由此,跨端锚索隔板兼有独特的索塔功能,可按相应的梁体隔板和斜拉桥索塔的标准进行设计和计算。
梁体下方由边墩与中墩支撑。
所述预制箱梁节段包括顶板、底板及腹板,所述底板与顶板平行,所述腹板设置在顶板于底板之间,且顶板、底板及腹板围成梁体箱。
由于按矮塔斜拉桥设计,所述预制箱梁节段可不采用其他纵向预应力及锚固设施,节段的结构及构造大为简化,在进行桥梁的标准化节段预制和通用型模块拼装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经济性和施工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整合“矮塔斜拉桥、轻型薄壁箱梁、通用模块拼装”三项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桥梁结构型式,填补了我国桥梁技术的一项空白。
2、解决了国内梁式桥体外配索技术发展在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规范上存在缺陷和空白的问题,计算的准确性、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提高。
3、按矮塔斜拉桥设计的节段可不采用其他纵向预应力及锚固设施,结构及构造简化,能更好地实现桥梁的标准化节段预制和通用型模块拼装。桥梁建造快、成本低、质量高、景观好。关键结构可到达、可检测、易维修、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隐式矮塔斜拉桥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多跨连续拉索及锚索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标准化薄壁预制箱梁节段示意图。
图中序号:1、全拼装隐式矮塔斜拉桥,2、跨内拉索,3、预制箱梁节段,4、跨内转向隔板,5、跨端锚索隔板,6、梁底,7、跨端,8、顶板,9、底板,10、腹板,11、边墩,12、中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合梁节段的边主梁及其拼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上平台登乘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