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内储能系统协同汽轮机调节级全负荷运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3246.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龙;米翠丽;张立;刘波;牟法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内 系统 协同 汽轮机 调节 负荷 运行 方法 | ||
1.电站内储能系统协同汽轮机组调节级全负荷运行系统,包括汽轮机组和用于根据电网调度服务器的指令控制汽轮机组工作的电厂DCS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厂远动装置RTU以及储能系统,所述电厂DCS系统的实际调节级为汽轮机组平均负荷调节级,储能系统容量为汽轮机组实际调节级与汽轮机组原始全负荷运行时调节级的差值;所述电厂远动装置RTU分别通过网络与电网调度服务器、电厂DCS系统以及储能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电厂远动装置RTU接收到电网调度服务器发送的AGC指令后同时发送给电厂DCS系统和储能系统,汽轮机组和储能系统共同相应AGC指令,在汽轮机组调度出力达到实际调节级时,储能系统放电满足电网对汽轮机组的出力要求;AGC指令要求降低负荷时,储能系统充电。
2.一种电站内储能系统协同汽轮机组调节级全负荷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电厂DCS系统控制下的汽轮机组平均负荷时的调节级,根据此调节级改造汽轮机组的实际调节级;
2)计算汽轮机组改造后的实际调节级与汽轮机组原始全负荷运行时调节级的差值,选择相应容量的储能系统;
3)在电厂中设置电厂远动装置RTU,并通过网络分别与电网调度服务器、电厂DCS系统以及储能系统进行数据通信;
4)电厂远动装置RTU接收电网调度服务器发送的AGC指令,并判断AGC指令是降负荷指令还是升负荷指令;当AGC指令为升负荷指令时,运行步骤5);当AGC指令为降负荷指令时,运行步骤6);
5)电厂远动装置RTU同时向电厂DCS系统和储能系统发送升负荷AGC指令,电厂DCS系统判断机组汽轮机组当前负荷P是否低于汽轮机组实际调节级的最大出力限值Pmax,若是,则汽轮机组继续升负荷至Pmax,当P达到Pmax 时,储能系统放电,满足电网对机组的出力要求;若否,则储能系统直接放电,满足电网对机组的出力要求;
6)电厂远动装置RTU向储能系统发送降负荷AGC指令,储能系统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