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波导的深度处理数字光信号的方法及近眼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535.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晶;陈清甫;范懿文;张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波导 虚拟图像 收发装置 现实环境 近眼显示装置 数字光信号 环境光线 深度处理 实际环境 耦合 投影 解析 光耦合组件 接收耦合 解析组件 投影图像 显示介质 显示设备 显示位置 耦合图像 光数据 融入 光路 发送 图像 | ||
1.基于光波导的深度处理数字光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环境光接收器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线,光线解析组件对所述环境光线进行解析得到光数据;
光耦合组件根据所述光数据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耦合图像,向呈像装置发送所述耦合图像;
所述呈像装置接收到所述耦合图像后,将所述耦合图像投影至显示介质进行显示,若无环境光线则直接按照预设照度投影所述待投影图像;
其中所述待投影图像为即将显示的虚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接收器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线,光线解析组件对所述环境光线进行解析得到光数据,包括:
所述环境光接收器接收环境光线,将所述环境光线发送至光线解析组件;
所述光线解析组件对接收的所述环境光线与理想光线之间的夹角进行计算,得到夹角计算结果;
所述光线解析组件对环境光线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以下光数据:对比度,色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组件根据所述光数据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耦合图像,向呈像装置发送所述耦合图像,包括:
所述光耦合组件接收所述光数据,并将其与理想光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调整方案;
所述光耦合组件根据所述调整方案和所述夹角计算结果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所述耦合图像,并向所述呈像装置发送所述耦合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组件接收所述光数据,并将其与理想光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调整方案,包括:
所述光耦合组件分别对所述对比度,色像与理想对比度,色像做差,得到对比度差值,色像差值;
所述对比度差值,色像差值分别与理想对比度差阈值,理想色像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调整方案;
具体的,若所述对比度差值低于所述理想对比度差阈值,则需要将所述对比度调高,反之调低,最后使得其落在所述预设对比度阈值中,对所述色像差值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得到所述调整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组件根据所述光数据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耦合图像,向呈像装置发送所述耦合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调整方案对所述待投影图像的对比度,色像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
根据所述夹角计算结果和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所述耦合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呈像装置。
6.基于光波导的深度处理数字光信号的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环境光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的环境光线,之后将所述环境光线发送至光线解析组件;
所述光线解析组件,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光线进行解析得到光数据;
光耦合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线解析组件发送的所述光数据,根据所述光数据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耦合,得到耦合图像,向呈像装置发送所述耦合图像;
所述呈像装置接收到所述耦合图像后,将所述耦合图像投影至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介质进行显示,若所述环境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所述环境光线,则所述呈像装置直接按照预设照度投影所述待投影图像;
其中所述待投影图像为即将显示的虚拟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解析组件,包括,接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光线解析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光波导光线收发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光线;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环境光线与理想光线之间的夹角进行计算,得到夹角计算结果;
所述光线解析装置,用于对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环境光线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以下光数据:对比度,色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组件,包括:
光数据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光线解析装置解析得到的所述光数据与理想光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调整方案;
角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数据比较单元得到的调整方案和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得到的夹角计算结果对待投影图像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5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