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供应系统与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4345.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忠;吴健铭;吴冠宏;陈柏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先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8 | 代理人: | 赵志显;刘海英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供应系统 电压差信号 电流源 均压 校正信号 输出电流 电压差 串联 测量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控制具有多个电流源的一电源供应系统。这些电流源彼此串联。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测量每一电流源的两个连接端的电压差以取得多个电压差信号;依据这些电压差信号计算一均压信号;以及依据此均压信号与这些电压差信号产生多个校正信号以分别调整这些电流源的多个输出电流,这些校正信号分别关联于此均压信号的信号值与这些电压差信号的信号值的多个差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源供应系统与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多个电流源的电源供应系统与具有多个电流源的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务上,电源供应系统通常会具有多个电源,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负载。电源供应系统的电源例如为电压源或是电流源,或是可以视需求切换为电压源或是电流源。在以往的认知中,单纯的并联多个电压源或者串联多个电流源在技术上是不允许的。以电源供应系统具有两个直流电源,且这两个直流电源串联且输出负载为一电压源为例,以往在此情况下会将这两个直流电源之中的一个设定为电流源,并将这两个直流电源之中的另一个设定为电压源。在此架构下,设定为电流源的其中一个直流电源用以主动地调整电流或是适应负载情况调整电压;设定为电压源的另一个直流电源则用以主动地调整电压或是适应负载情况调整电流。
但是,在此架构之下,在负载的电压变动时的瞬间,瞬间增加的电压或是减少的电压都必须由其中一台直流电源(设定为电流源者)来反应。也就是说,即仅由单一直流电源承受此电压变动。相仿地,在负载的电流变动时的瞬间,瞬间增加的电流或是减少的电流都必须由其中一台直流电源(设定为电压源者)来反应。也就是说,仅由单一直流电源承受此电流变动。换句话说,这样的架构虽然直觉而便于设计,但是,在实务上却有可能让直流电源承受相当大的负担,而降低了直流电源的寿命,甚至是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系统与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克服以往电源供应系统的架构造成各个直流电源于负载状况变化时承受了太大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控制具有多个电流源的一电源供应系统,这些电流源彼此串联。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测量每一电流源的两个连接端的电压差以取得多个电压差信号;依据这些电压差信号计算一均压信号;以及依据此均压信号与这些电压差信号产生多个校正信号以分别调整这些电流源的多个输出电流,这些校正信号分别关联于此均压信号的信号值与这些电压差信号的信号值的多个差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此电源供应系统具有多个电流源与一均压控制电路。每一电流源具有两个连接端。这些电流源以这些连接端彼此串联。每一电流源的此两个连接端之间具有一电压差。均压控制电路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电流源。此均压控制电路用以依据这些电压差产生一均压信号。此均压信号指示有一平均电压差。且此均压控制电路用以依据这些电压差与此平均电压差的多个差值产生多个校正信号。每一校正信号用以指示这些电流源其中之一调整输出电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系统。此电源供应系统具有多个电流源与多个均压控制电路。每一电流源具有两个连接端。这些电流源以这些连接端彼此串联。每一电流源的两个连接端之间具有一电压差。每一均压控制电路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电流源。每一均压控制电路用以依据这些电压差产生一均压信号。此均压信号用以指示一平均电压差,且每一均压控制电路用以依据这些电压差信号对应的其中之一与此平均电压差的一差值产生一校正信号。每一校正信号用以指示这些电流源对应的其中之一调整输出电流。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源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源供应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