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4351.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5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波;曾崎;李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F1/06;C22C1/03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吴桐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制备 保温 退火 两次挤压 组成元素 铸态 挤压 百分含量配比 高性能镁合金 热挤压加工 热处理炉 随炉冷却 挤压比 热挤压 延伸率 淬火 次热 拉伸 随炉 屈服 | ||
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步骤如下: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Zn‑Y合金;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6%Zn、0.08‑1.2%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B、将铸态Mg‑Zn‑Y合金在380‑420℃退火8‑20h,随炉冷却;C、将经过退火的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00℃,挤压比为9‑60:1;D、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Zn‑Y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40‑600℃,保温5‑20min,淬火;E、将步骤D得到的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然后进行二次热挤压,即得。该方法可制备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镁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作为最轻量化的金属结构材料,同时兼具有比强度高、降噪减振好、电磁屏蔽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在交通车辆、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国防科技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对交通运输装备的轻量化、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等要求的日益提高,镁合金在交通运输装备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镁合金自身具有的缺点,如强度较低、韧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镁合金的工业化广泛应用。因此,要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满足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必须提高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准晶因其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如高强度、低摩擦系数、抗氧化、耐腐蚀等,将其作为增强相引入到镁合金中可提高镁合金的综合性能,为新型镁合金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因Mg-Zn-Y合金微观组织中含有准晶相而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学者对Mg-Zn-Y准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制备方法及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铸造和塑性加工。在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铸态微观组织中,准晶相I-phase多以层片状共准晶的形式分布于先凝固的α-Mg枝晶间。经过塑性加工后,层片状的准晶相I-phase碎化为弥散分布在α-Mg基体上的小颗粒,作为强化相提高Mg-Zn-Y合金的力学性能。
准晶I-phase颗粒的粒径和分布状态对于Mg-Zn-Y合金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细化弥散分布在α-Mg基体上的准晶相颗粒可提高准晶相的强化效果,获得性能优良且成本较低的准晶增强Mg-Zn-Y。
目前准晶增强Mg-Zn-Y合金中准晶I-phase颗粒多为微米级,而关于纳米级的准晶相颗粒增强Mg-Zn-Y合金的研究较少,现有技术很难进一步细化准晶I-phase颗粒的尺寸。为了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准晶增强Mg-Zn-Y合金,现有方法可通过提高Zn、Y的含量增加Mg-Zn-Y合金中的准晶I-phase含量,但提高Zn、Y的含量会导致合金的延伸率降低,且将显著提高合金成本。在实际应用,要求镁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开发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镁合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可制备兼具优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高性能镁合金。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次挤压制备纳米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Zn-Y合金;所述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6%Zn、0.08-1.2%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
B、将步骤A制备的铸态Mg-Zn-Y合金在380-420℃退火8-20h,随炉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