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铸造工艺用内冷铁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4588.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0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D27/0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内冷铁 挡环 弹簧固定杆 铸造工艺 定位帽 金属件 打印 定位连接 间隙配合 粘接剂 止位环 铁水 充型 弹簧 铸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铸造工艺用内冷铁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固定装置的结构包括:定位帽、与定位连接的挡环、与挡环连接的弹簧固定杆、固定在弹簧固定杆上的弹簧、与定位帽和挡环间隙配合安装的止位环。同时还提供了安装该固定装置的金属件,同时使用该金属件和固定装置,将内冷铁稳定地固定住,避免了内冷铁在铁水充型时掉入型腔的风险,也杜绝了粘接剂的使用,显著提高了铸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铸造工艺用的工装,具体涉及固定内冷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冷铁是指为增加铸件局部的冷却速度,在砂型、砂芯表面或型腔中安放的金属物或其它激冷物。在铸造生产中,铸铁件因为其结构的需要造成各个部分壁厚不均,厚大部位冷却速度慢,壁厚较薄部分冷却速度快,铸件各个部分冷却速度差距大,容易造成缩孔、缩松、裂纹等缺陷。为解决这些技术缺陷,现有技术通常在铸件厚大壁处放置冷铁,加速其冷却速度,缩短和其它薄壁处的冷却速度,对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现在铸件的生产开始采用3D打印技术,主要是基于三维粉末粘结技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通过粘合剂将砂芯截面形状逐层粘合到一起,最终形成整块砂芯。同时也因为其工艺的特殊性,无法在打印过程中放置冷铁,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预留冷铁空腔,等打印砂芯成型后,再将冷铁粘接到砂芯预留的冷铁空腔中,但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冷铁粘接的稳定性,因此在铁水充型的过程中,冷铁有掉入型腔的风险,除此之外,粘接剂燃烧产生杂质、气体等,进一步影响铁液质量,放置冷铁处的铸件表面容易产生气孔、夹杂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采用现有3D打印铸造工艺生产铸件时,采用现有的冷铁固定方法,冷铁容易掉入型腔,铸件表面容易产生气孔、夹杂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铸造工艺用内冷铁的固定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固定装置结构包括:定位帽、与定位帽连接的挡环、与挡环连接的弹簧固定杆,固定在弹簧固定杆上的弹簧、与定位帽和挡环间隙配合安装的止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帽的顶部为半球体结构,下端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挡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帽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固定杆为圆柱体结构,其直径小于挡环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止位由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构成,第一环体的内径恰好与定位帽实现间隙配合,第二环体的内径恰好与挡环实现间隙配合,且第二环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环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金属件的材质和内置冷铁的材质相同,可以使得与金属件接触的铸件壁与冷铁接触的铸件壁的冷却速度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以安装上述固定装置的金属件,该金属件的结构为“凹”字形,其底部平面中心处钻有安装上述固定装置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由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构成,第一定位孔的尺寸恰好与所述第一环体实现间隙配合,第二定位孔的尺寸恰好与所述第二环体实现间隙配合,第三定位孔的尺寸与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实现间隙配合。
将本发明用于3D打印铸造工艺中时,上述固定装置和金属件作为组合共同使用,其技术效果在于,固定装置上的止位环正好卡在金属件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固定装置上的弹簧正好安装在金属件的第三定位孔中,固定装置上的定位帽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压缩弹簧向第三定位孔的方向运动,由于止位环的限制,定位帽在外力作用下不可以往与定位孔反向的方向运动,因此,固定装置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定位孔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铸造工艺固定内冷铁的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与布置内冷铁的砂芯面垂直的砂芯面设计为“凸”字形结构,其凸出结构的尺寸恰好与金属件的凹槽部分实现间隙配合;
步骤二、将金属件旋转90度后侧立与砂芯配合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