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线槽插口绝缘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4626.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云彩;陈欢;周伟;殷明;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鹏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73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槽 插口 绝缘 | ||
本发明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座体内部座体内部由纵向隔板均匀分隔为多个绝缘小室,每个绝缘接小室内由两块横向隔板分隔为插接小室;多个插接小室沿座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沿座体宽度方向互相交错分布,每个插接小室与相邻插接小室沿座体宽度方向的中心距离与母线槽产品的相线导体厚度尺寸一致,并通过横向隔板端部的倒L形隔板构成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相线导体上凸起的插头结构互相配合安装,能够适应密集型母线槽产品插接分接电流的需要,母线槽产品的壳体、相线导体在插口部位无需折弯成型,降低插接箱插脚对相线导体的磨损,适用于各种电流规格尺寸的母线槽产品,占用空间少,生产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线槽插口绝缘座。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输变电设备中的母线槽产品一般通过插接箱分接电流,需在设备分接电力流位置设置插口结构,插接箱的插脚通过插口结构与母线槽产品的相线导体插接接触分接电流;传统母线槽产品插接结构一般在插接箱内设置U型插脚直接插接在母线槽相线导体上,由于插接箱的插脚与母线产品相线导体插接配合时需具有一定夹紧力,以确保插脚与相线导体紧密接触导电,但是插脚与相线导体的夹紧力插接困难,多次插接易磨损相线导体,影响母线槽电流传输稳定性能;传统插接箱与母线槽产品配合插接时插脚直接插接至相线导体上,也易磨损相线导体表面,破坏了相线导体完整性;密集型母线槽在插口位置还需对相线导体进行折弯成型,以提供插头与插脚插接配合接触导电的空间、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母线槽产品壳体也需根据插头与插脚插接配合空间进行相应的折弯成型,还需在插口位置外部增加防护板等结构,插口内的绝缘座体积大,生产制造工艺复杂,组装麻烦,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密集型母线槽,插口部位相线导体无需成型折弯,适应不同电流规格尺寸的相线导体,降低插接箱插脚对相线导体的磨损,调节母线导体与插口隔板间隙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
本发明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包括座体,其特征在于:座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纵向隔板,座体内部由纵向隔板均匀分隔为多个绝缘小室,每个绝缘接小室内由两块横向隔板分隔为插接小室;多个插接小室沿座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沿座体宽度方向互相交错分布,每个插接小室与相邻插接小室沿座体宽度方向的中心距离与母线槽产品的相线导体厚度尺寸一致;每个插接小室的横向隔板两端具有向插接小室内部折弯形成的倒L形挡板,倒L形挡板之间构成滑槽结构;
所述多个绝缘小室中靠近座体端部的绝缘小室内横向隔板与座体侧壁之间空间内设置有接地连接片;
所述座体上方具有向四周延伸的折边,长度方向的折边上对称设置有安装连接孔;
所述座体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边缘具有圆柱形安装柱,安装柱具有中心销孔;
所述座体、横向隔板、纵向隔板通过模压一次成型为一体结构;
所述座体材料为BMC或胶木之一。
本发明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多个绝缘小室内的插接小室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在宽度方向上互相交错分布,每个插接小室与相邻插接小室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距离与母线槽产品的相线导体厚度尺寸一致,并通过横向隔板端部的倒L形隔板构成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相线导体上凸起的插头结构互相配合安装,能够适应密集型母线槽产品插接分接电流的需要,母线槽产品的壳体、相线导体在插口部位无需折弯成型,降低插接箱插脚对相线导体的磨损,适用于各种电流规格尺寸的母线槽产品,占用空间少,生产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线槽插口绝缘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鹏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鹏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