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的粉尘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4638.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五七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13/28;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德源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集 灰尘 便于 清理 粉尘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的粉尘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然而现有的粉尘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净化后的粉尘没有自动收集装置,粉尘可能残留在滤芯内,从而影响的滤芯的过滤效果,其次滤芯安装在净化器内部,清洗维护较为麻烦,再有滤芯的强度较低,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变形,影响其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的粉尘空气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的粉尘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顶部壳体上设置有出气,所述净化器本体底部焊接有支腿,且相邻两支腿之间焊接有横梁,所述净化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气室,所述净化器本体内部位于进气室的一侧连接有滤芯,所述进气室与滤芯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接口,所述进气室通过连接管与横梁上固定的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一侧表壁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净化器本体前壳体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滤芯通过导尘管与横梁上的固定集尘箱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器本体一侧表壁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滤芯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圆柱形支撑架,所述圆柱形支撑架外表壁包裹有第一滤网,且第一滤网的外表壁包裹有第二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芯与净化器本体的内表壁成60度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芯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滤芯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控箱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控箱一侧壳体上连接有电源线。
本发明中,首先滤芯与净化器本体的内表壁成60度夹角,带有粉尘的空气进入滤芯后,空气可以通过滤芯上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过滤从出气管排出,过滤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滤芯内滑落到导尘管内,落入的集尘箱内收集起来,使得该空气净化器可以自动收集灰尘,方便了灰尘的清理,其次设置有三个滤芯,有效的加快了空气的净化速度,提高了该净化器净化效率,且净化器本体前壳体上设置有密封门,打开密封门可以直接接触到净化器本体内的三个滤芯,便于滤芯的清洗、检修和维护,最后滤芯内设置有圆柱形支撑架,可以支撑起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防止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发生变形,提高了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过滤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收集灰尘便于清理的粉尘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出气管、2-净化器本体、3-滤芯、4-进气接口、5-进气室、6- 连接管、7-风机、8-进气管、9-横梁、10-集尘箱、11-支腿、12-密封门、13-导尘管、14-电控箱、15-圆柱形支撑架、16-第一滤网、17- 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五七零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五七零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大棚水循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观赏保健两用彩色水稻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