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5183.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王岩;赵奇;白效言;张飏;孙会青;王之正;王培培;郭珊珊;王春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J3/48;C10J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燃料 移动 床热解 流化床 气化 耦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及与之连接的气化反应装置,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具有进料口(2);
其中,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内设置若干层的移动床,每层移动床内设置折流板内构件(4、6、9),其中最上层折流板内构件倾斜设置在反应器上,与进料口(2)相接,下一层折流板内构件倾斜设置于上一层折流板内构件下方,下一层折流板内构件的倾斜方向与上一层折流板内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各层的折流板内构件形成有固体颗粒从上向下移动的通道;
其中,各个折流板内构件(4、6、9)设置有孔道结构,所述气化反应装置中产生的气化气体经折流板内构件(4、6、9)的孔道结构向上为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提供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反应装置为流化床反应器(10),所述流化床反应器(10)与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一体连接,设置于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10)为轴向变径结构,其直径大于或小于上部的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反应装置为气化炉(17),所述气化炉(17)与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分体设置,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的固体产物输入至所述气化炉(17),所述气化炉(17)的气化气体输入至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内构件的倾斜角度可以为30度至60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反应装置连接有溢流管(11)和/或气化气收集管道(20);其中,所述溢流管(11)连接出焦器(12)、所述出焦器(12)连接半焦收集罐(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折流移动床热解反应器(3)的最上层移动床处设置有顶层气体收集通道(5),该顶层气体收集通道(5)与冷凝分离器(14)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层移动床内分别设置一气体收集通道(5、7、8),每一个气体收集通道(5、7、8)分别连接一冷凝分离器(14)或每一层移动床内的气体收集通道(5、7、8)均连接至一个冷凝分离器(14)。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层的折流板内构件(6、9)上设置的孔道结构的尺寸和开孔率小于上一层的折流板内构件(4、6)上设置的孔道结构的尺寸和开孔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燃料的折流移动床热解-流化床气化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2)前端连接一预处理器(16),所述预处理器(16)前端连接一进料装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1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