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5797.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燕文明;汪金成;王汗;钱宝;肖潇;宋爽;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2;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斗 助力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拦截净化单元、漏斗集水净化单元、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和远程植物修复单元;拦截净化单元包括拦截坎、拦截净化网、固定桩;漏斗集水净化单元包括漏斗、基质、植物、集水管;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包括翻斗、隔板、齿条、齿轮轴、圆盘、拉杆、活塞、排气管、单向阀;远程植物修复单元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通过漏斗汇集水流,水体在重力作用下使漏斗向一侧翻转,从而带动曝气装置进行曝气,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形成的生物膜进一步降解有机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水污染防治及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周边水体受到污染,甚至出现了从季节性黑臭到全年黑臭的转变,水体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凸显了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的尴尬局面。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由此可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解决城市河湖的污染,恢复其生态和社会功能,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曝气设备从原理上分为鼓风机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类型,动力系统多采用传统电能驱动,在室外使用有限,不利于铺设。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使用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动力来源的设备层出不穷,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65151.4提出了一种立式风能曝气充氧机,该装置集增速、鼓风、曝气为一体,水体增氧的动力由风能提供,降低了水体污染治理的成本问题以及解决水体复氧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620055748.6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曝气装置,由太阳能电池供电驱动微纳米气泡泵,吸入空气和水,水气混合进行喷射曝气;中国专利申请201620148030.1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提高了动力系统的持续稳定性;上述专利使得曝气装置的使用更加广泛,但是受限于天气因素,使用时间并不稳定,而且装置较为复杂,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通过汇集水流,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漏斗翻转,从而进行曝气。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截净化单元、漏斗集水净化单元、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和远程植物修复单元;拦截净化单元包括拦截坎、拦截净化网、固定桩;漏斗集水净化单元包括漏斗、基质、植物、集水管;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包括翻斗、隔板、齿条、齿轮轴、圆盘、拉杆、活塞、排气管、单向阀;
拦截坎顶部设置拦截净化网,固定桩竖直设置,两个固定桩之间设置有横梁,漏斗连接固定在拦截坎和固定桩上,漏斗中填充有基质,漏斗的上底面四周水平并留有栽种孔,便于种植植物;集水管上端连接漏斗底部,下端伸向翻斗;翻斗呈倒三角型,翻斗底部悬挂在固定桩的横梁上,翻斗中间设有隔板,翻斗两侧对称布置曝气装置;齿轮轴一端固定在拦截坎上,另一端架在齿条上进行传动,齿条呈曲线形,一端固定在翻斗侧面中心,另一端闭合,防止与齿轮轴脱离;圆盘与齿轮轴同心连接,圆盘两端设有拉杆,拉杆与活塞相连;活塞侧面设有排气管,顶部设有单向阀;随着翻斗内水体的增多,在重力作用下,翻斗向一侧倾斜,齿轮轴与齿条传动,并带动圆盘转动,拉杆进而带动活塞作相向运动,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在水中形成细小的气泡,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该侧水体流出,翻斗另一侧集水,并带动翻斗向另一侧翻转。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拦截坎采用砂壤土构筑,整体高度随水深设置,底部呈直角梯形;固定桩与拦截坎同高间距,依据河道宽度进行设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拦截净化网为双层结构,由穿有沸石和陶粒的棉纶网线制成,拦截净化网最高处高于水面30c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未经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