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5815.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亮兵;古屋豪规;安东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获得能提高散热性的功率转换装置(1)。功率转换装置(1)包括:使用半导体开关元件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的功率转换电路部(2);载置该功率转换电路部(2)、并具有使冷却介质通过的第一通路(31)的散热器(3);以及收纳功率转换电路部(2)、在与散热器(3)之间密封功率转换电路部(2)、并具有使冷却介质通过的第二通路(41)的壳体(4),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41)在散热器(3)与壳体(4)的接合面上相连接来构成冷却通路(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散热结构的功率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功率转换装置中,主要以对成为发热器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等进行冷却为目的而设置有散热器。然而,虽然收纳在壳体内的发热器件从与散热器的接触面进行散热,但在不与散热器相接触的部分中,温度因功率转换装置的动作而上升,并产生从该升温了的部分向壳体内部进行的散热,壳体内部的温度因散出的热量而上升。
作为现有技术,公开了如下功率转换装置,即:利用设置于壳体的风冷式的散热结构,将从发热器件释放到壳体内部的热量散热至壳体外,来抑制壳体内部的温度上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46438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功率转换装置中,利用设置于壳体的风冷式的散热结构从而散热至壳体外部的大气中。因此,在功率转换装置的环境温度、即功率转换装置周围的空气的温度比壳体内部的温度要高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从壳体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散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功率转换装置,该散热结构能抑制壳体内部的温度因来自收纳在壳体内部的发热器件的散热而上升的情况,而与环境温度无关。
本发明所涉及的功率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功率转换电路部,该功率转换电路部使用半导体开关元件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散热器,该散热器载置所述功率转换电路部,并具有使冷却介质通过的第一通路;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所述功率转换电路部,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对所述功率转换电路部进行密封,并具有使冷却介质通过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壳体的接合面相连接来构成冷却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功率转换装置,在收纳发热器件即功率转换电路部的壳体中设置与设置于散热器的使冷却介质通过的第一通路相连的第二通路,因此在散热器冷却的同时也能进行壳体的冷却,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抑制壳体内部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结合附图从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D-D线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E-E线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功率转换装置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紧凑型无源展开锁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酸水车间污水处理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