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6984.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6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朱利民;唐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生产 真空 冷却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冷却结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硫酸镍、硫酸钴、氯化铵等行业高浓盐水冷却结晶器。
背景技术
在硫酸镍、硫酸钴、氯化铵等领域的传统冷却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使用带夹套带搅拌结晶釜进行循环水冷却;2)采用外冷却换热器的结晶器强制冷却。前一种方法采用间歇冷却,生产效率低下,容易在釜壁结块影响传热,需要频繁清洗,导致生产周期短。后一种方法容易造成外冷换热器堵塞结垢,影响传热效率,同时结晶粒度较细,固液分离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该设备集冷却、结晶、沉降于一体,可以解决设备、换热管的堵塞而引起的频繁刷罐、清洗问题,具有设备连续运行、且运行周期长,工艺稳定便于操作,同时可以满足生产不同粒度的结晶盐要求等特点。
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晶室、内循环导流筒、强制循环泵,结晶室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人孔,筒体外壁设置多个观察视镜,下锥段设置有料液进口、多个浆料出口,底部设置有排空口;内循环导流筒设置与结晶室的支撑管。
所述的结晶器为强制内循环冷却结晶器。
所述的结晶室内部安装有内循环导流筒。
结晶器底部采用强制循环泵。
同传统的设备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真空冷却,通过大流量的强制内循环闪发减温,避免了常规工艺中含盐料液在换热器中容易结晶堵塞的问题,2)结晶室采用上部直筒下部锥段的结构形式,可以实现在结晶室内完成析出晶体颗粒和上清液的有效分离,省去了沉降器,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粒度需求选择不同的部位排料;3)可以实现连续生产,设备运行周期延长,操作稳定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晶室,2-内循环导流筒,3-强制循环泵,4-二次蒸汽出口4,5-人孔,6-观察视镜,7-浆料出口,8-料液进口,9-底部设置有排空口;10-内循环导流筒与结晶室的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包括结晶室1,内循环导流筒2,强制循环泵3。其中,结晶室1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4、人孔5,筒体外壁设置3个观察视镜6,下锥段设置有3个浆料出口7、3个料液进口8,底部设置有排空口9;内循环导流筒2设置与结晶室的支撑管10。
结晶器为强制内循环冷却结晶器。结晶室内部安装有内循环导流筒2。结晶器底部采用强制循环泵3。
本发明应用于七水硫酸钴冷却结晶工艺中,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将浓度为38%~42%的70~80℃硫酸钴溶液为原料进入该真空冷却结晶器的料液进口口,在内循环导流筒内与大量低温循环料液接触,在底部强制循环泵的带动下一起进入结晶室液面附近,在外真空泵的负压抽力下闪发冷却析出晶体,控制结晶器内料液温度维持在38~42℃。通过结晶器的直筒和下锥段,不同颗粒固体在沉降过程中落入下锥段不同部位,通过打开不同的浆料出口阀门,可以得到所需粒径在0.7~2mm的七水硫酸钴结晶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