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7056.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志平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汉果 茎叶中 提取 山奈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罗汉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中医以其果实入药,含有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药用成分,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在中国广西广有分布。传统应用中,罗汉果茎叶很丢弃,未得到合理利用,研究表明,罗汉果茎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成分,该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抑菌、降血糖和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罗汉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但鲜有对罗汉果黄酮类成分山奈苷提取工艺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40-60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15-40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0-70%;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360-500w,提取温度为50-70℃,提取时间为30-60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0-5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20-30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提取时间为50-60min。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利用物理加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罗汉果茎叶中的山奈苷,不仅降低了化学溶剂的用量,而且使得溶剂对原料的溶解能力增强,进一步提高了提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40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15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0%;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360w,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45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20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360w,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50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28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5%;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430w,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实施例4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55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35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65%;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460w,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55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实施例5
一种从罗汉果茎叶中提取山奈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罗汉果茎叶粉碎,过60目筛,将过滤后的粉料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2)将粉料与乙醇溶液按照1:40的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70%;
(3)设定超声提取器的提取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3次;
(4)将3次提取液混合,抽滤即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志平,未经邹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檀果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甲钴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