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7653.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燕红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59 | 代理人: | 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入式 导光板 制作方法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器分为直下式显示器和侧入式显示器,侧入式显示器中包括侧入式导光板,光源的光经过该侧入式导光板传递至显示面板时,需要经过贴设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光学膜片的处理,而光学膜片的造价成本较高,使得导光板的制备成本高;同时在导光板的组装过程中由于导光板易于反射片和扩散片产生摩擦,导致外观不良的产生,反射片的硬性较差,组装后形态不平整。因此,简化背光模组的制备工艺及组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入式导光板、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以实现改善传统背光模组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所述平面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呈凹凸状设置,且所述出光面设置有扩散层;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设有反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的凹凸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出光面的凹陷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层上设置有雾化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密度自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在所述网点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设有反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采用银制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
将第一原材料烘干、熔融,依靠模型再热压成型一具有凹凸状的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设置反射面的平面导光板;
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热压或印刷扩散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热压网点层;
在所述网点层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成型反光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侧入式导光板在出光面做表面处理,使其出光面成凹凸状结构,并在出光面的凹陷处设置匀光的雾化粒子,印刷的扩散层可以起到传统背光模组的光学架构中扩散片的作用,网点层可以使反射面的光进行漫反射,并将其反射至出光面,将反射薄膜热压贴合于所述网点层上而形成反光层,即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可以省去反射片和扩散片,从而能简化背光模组的组装工艺,节省制备成本,避免导光板与反射片和/或扩散片产生摩擦导致外观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可适用于显示器制备的领域,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该导光板的具体结构包括:导光板包括平面导光板10;平面导光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出光面13和反射面14,导光板的出光面13呈凹凸状设置,且出光面13设置有扩散层12;导光板设置有反射面14,在导光板的反射面14设有反光层16。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光板可以由PMMA(Poly 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MS(Methyl Methacrylate-styrene copolymer,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所制成;其中,反射面14的原材料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燕红,未经周燕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